第五十四章 數問數答(第2/3頁)

“是。”

扶著腰帶的韓世忠當仁不讓,應答幹脆。

“如此地形,是有利於金軍還是有利於我們?”趙玖身形不動,面色不變,繼續望著身前追問。

“都稱不上有利。”轉到沙盤一側的韓世忠脫口而對。“好讓官家知道,這般平地固然方便金國騎兵南北往來,但東西橫向卻未免太窄了,尤其是汾水尚未結冰,騎兵渡河也要費功夫,卻又將此地一分為二,就更顯得地形狹長……只要我軍兵力充足,鋪陳妥當,金軍便是有騎兵之利,也無太大發揮可能。”

“那我軍兵力充足嗎?”趙玖忽然再問。

韓世忠怔了一怔,回頭看了看滿院子人,居然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應答。便是其余人等,也一時怔住。

“朕換個問法好了。”趙玖見狀面色不改,從容繼續。“按照韓卿剛剛所言,如今當面鋪陳在臨汾四郡的金軍少則四萬,多則六七萬,沿汾水兩岸層層布防,是也不是?”趙玖繼續指著木刻沙盤追問。

“是。”韓良臣趕緊頷首。

“金人可能會繼續增兵嗎?”趙玖繼續追問。

“應該不會。”韓世忠搖頭相對。“而且便是會增兵也不足為懼,因為汾州那裏,陽涼北關與陽涼南關之間,鼠雀谷道狹且長,三四十裏窄地,如何供給更多後勤?”

而言至此處,韓世忠似乎是想到了什麽,不由多說了一句:“若是從這個大方向思量,臨汾地形,反而有利於王師,不利於金軍……臣若是金軍統帥,斷不敢在這裏決生死的。”

“朕在聞喜時便聞得王勝加急軍報,說河東城已破,故此,澮水以南,我軍已有禦營左軍全軍、中軍全軍,另有騎軍一萬,太行山義軍最少三四萬,是也不是?”趙玖不置可否,依舊指著沙盤面無表情追問個不停。

“是。”韓世忠莫名有點慌了。

“那是多少?”趙玖繼續追問,好像他不會算算術一樣。“去掉去守軹關陘的八字軍,去掉後勤沿線必要城寨駐紮。”

“雖有戰損減員,但也有降卒和補充,與開戰前差距不大,再去掉些許必要屯駐……”韓世忠在心裏估算了一下,然後給出了一個愈發讓他有些慌亂的數字。“禦營主力合騎步十一二萬總是有的,另有可充輔兵的兩河義軍三四萬……而若是算上禦營後軍……”

“不要算禦營後軍。”趙玖當即打斷對方,卻是用目光尋到了被吳玠派來的親弟吳璘,然後冷靜相對。“禦營後軍是總預備隊,不到決戰,決不輕用。況且,吳玠漸漸合兵在陜北,足夠牽扯住大同金軍了,也是有作用的。”

“是。”吳璘倉促出列應聲。

“那我們跨河而來,知曉本地地理嗎?”趙玖依然面色不變,問的問題卻越來越離譜。

而大約是意識到了什麽,韓郡王幹脆停止了與趙官家的對答,只是愣在那裏若有所思,卻不知是不是在重新計量兵力數字。

“官家,金人雖占據河東十年,卻不能變山川地理。”李彥仙冷眼看了半日,此時忽然出列,昂然做答。“且不說王總統(王彥)、解副都統(解元),皆是河東人物,便是馬總管(馬擴)籍貫不在此處,卻也是在太行山盤桓多年……再退一萬步,還有數萬太行義軍、數萬八字軍在此,若論通曉本地山川地理,怕是金軍也不如我們。”

趙玖點點頭,依然不置可否,依然繼續追問不停:“天氣漸漸變冷,後勤轉運能力不足,恐怕要優先轉運冬裝,暫停軍械……現在的軍械充足嗎?”

“前期轉運屯留,足夠進取臨汾四郡。”李彥仙幹脆挑明了言語,使得很多還在猜度的文武一時恍然大悟。

“冬日變冷,燃料如何解決?”

“河東自古出石炭,左右便有足量石炭、木材,只要人力充足,足可就地取材。”

“攻城器械呢?”

“山中自有大木,軍中自有工匠,該如何便如何。”李彥仙依舊凜然。

“那好。”趙玖點點頭。“情況朕已經知道了,如今臨汾這裏,地形狹長,最起碼結冰前不會於我們有太大弊端;然後,我軍禦營主力兩倍於敵軍西路軍主力;同時,我軍對本地地形通曉清楚;後勤、輔兵也都算暫時充足;而且,眼下還沒有到真正寒冬……是也不是?”

“是。”李彥仙聲音高亢,身形端正。

“那能立即動手與金軍爭奪臨汾四郡嗎?”

“能!”李彥仙剛要說話,王德卻忽然對面閃出,聲音之大,一時壓過了所有人。

“那好,現在朕就在鐵嶺關。”趙玖端坐在沙盤後不動,環顧左右,如數家珍。“此關中現有元帥一人,節度使五人,都統、總管、副都統九人,算上正在河東城收拾局面的王勝便是十人,外面還有吳玠領著五萬禦營後軍主力,外加數萬黨項輔兵,還有契丹、蒙古援軍,在河西與河外牽扯金國兵力……你們誰願站出來,總督全軍,替朕奪了這四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