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倉促(第4/5頁)

夜風清冷,遠處火光、近處火把之下,趙玖一時沉默不語,而梅櫟也無話可說,只能俯首待命。

“臣附議。”忽然間,呂頤浩拱手向前。

趙玖看了一眼呂頤浩,思索片刻,方才頷首:“善。”

言罷,這位官家復又瞥向了楊沂中、虞允文二人。

後二者會意,即刻拱手趨步而去,乃是去布置人手了。

見此形狀,趙官家嘆了口氣,便欲轉身去陳橋官驛休息,而此時呂頤浩復又在後揚聲進言:“臣請進中書舍人梅櫟為翰林直學士……以示賞罰分明。”

“善。”趙玖頭也不回,到底是進官驛休息去了。

一夜無言,翌日一早,趙官家率眾抵達東京,卻是在路上便知道,昨夜並非是城內失火,而是嶽台周邊發生了火災。

而且,並非是什麽意外,也非是女真間諜,乃是一件所有人都沒想到,但事後卻不得不承認是自己疏忽的組織問題導致的事端——而且這件事的確是北伐進軍直接引發的。

話說,大軍猝然啟程,先是禦營騎軍,然後是禦營中軍王德部,前後數量累計多達五六萬之眾,連續發動,嶽台大營為之一空,但這種大規模調度,而且是忽然出發,直接就在嶽台周邊引發了一些騷動。

騷動原因也很簡單,要知道,這年頭的大宋軍隊是典型的募軍制度,家屬一般是允許隨軍的,不然也不至於養一個禦營士卒一年要花一百貫了。

故此,隨著旨意下達,禦營騎軍匆匆動身,一方面是軍屬搶購諸如護耳、口罩、平安符、藥材包,包括給自家囤積米糧等行為,一方面是很多晚出發的禦營中軍軍士離開前趁機借債、鬧事,還有一方面則是有部分奸商趁機漲價,部分無德僧道趁機攬財。

一時間,多方情緒對立,之前幾日,嶽台大營周邊便已經爆發了數次惡性事件。

但此時,早就因為軍國大事忙得不可開交的朝廷中樞根本就是忽略了這個現象,便是開封府也忙著按照原計劃,在城內處置囤積居奇之輩。

想想也是,張樞相都在覺得自己委屈呢,偌大一個潑喜軍都能被拉下,誰會在意幾件底層士卒和家屬相關的刑事、民事案件呢?

而這種忽視的結果就是,隨著昨日禦營中軍王德部也盡數出發,嶽台大營忽然一空後,失去了軍隊的壓制,直接徹底釀成了群體性事件——一開始據說是有一家被禦營中軍軍士臨行前騷擾了女眷清白的家庭來尋軍士家屬要說法,結果遇到了失去父輩管束的禦營軍士後輩兒郎,雙方釀成了一次群毆沖突。

然後不知道怎麽回事,就傳出了謠言,說是有人等大軍一走就要欺辱軍士家眷,直接引起了數百人聚集,然後就把所有人都卷了進來。

最後,嶽台周邊的三個場、兩個市全都爆發了騷亂,數十間房屋被焚燒,數家店鋪被搶劫,近十人死亡,傷者不計。

事情鬧出來以後,城內龐大的官僚體系這才後知後覺,最先反應過來的兩個人,樞密副使領開封四壁防禦大使陳規連夜調遣郭仲荀的後備軍進駐嶽台,開封府尹閻孝忠也親自率衙役到城西坐鎮,徹夜不入城,以作善後處置。

接著,都省也直接發文要求各部立即組建聯合調查團,以工部右侍郎張九成為首,公閣、刑部、禦史台、軍器監什麽的一股腦的全都塞進人去,進駐嶽台,以求快刀斬亂麻,速速了斷此事。

然而,這種事情怎麽可能是快刀斬亂麻就能斬的,怎麽可能是說善後就能善後的?

何況,這期間免不了有無數官僚在其中為個人和自己所屬部門爭功諉過……一時間,簡直是烏煙瘴氣外加混亂不堪。

而也就是此時,趙官家帶著一眾近臣與禦前班直,從容歸京,然後依然不入城內,卻是直接進駐了嶽台大營,並選擇了不理會此事……張九成、閻孝忠等人匆匆來面聖,卻只能隨這位保持了冷靜的官家去了嶽台大營旁的嶽台,再度祭祀了那些碑位。

這讓所有人都同時感到了了安心與失措,趙官家沒有嚴厲斥責他們,但這種反應卻讓他們更加慌亂——具體來說,這種情緒叫做羞慚交加。

事情還沒完,這一日是九月廿五日,首相趙鼎以下,甚至包括了公相呂好問,聽聞官家驟然回京,幾乎所有在京中樞大員都紛紛出城往嶽台謁見趙官家,不下數十人一起就之前發生的種種事端上奏請罪。

然後就得到了趙官家的當面安撫。

沒錯,昨天還心急火燎,把呂相公差點累死在馬上,晚上還差點拿馬鞭抽了人家梅學士的這位官家,今日表現的比誰都冷靜……他自陳確實是事發倉促,給大家添了麻煩,但戰機不可失啊,便有少許阻礙也當群情一致,合力克服雲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