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團結(第3/3頁)

非只如此,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趙官家仔細問了包打聽楊沂中後才知道,趙宋居然還有養老院、殘疾人收留所,還有醫藥推廣局,還有公墓陵園制度。

不過嘛,制度都是好制度,只是真正落實起來千差萬別罷了。

比如說,國子監下屬的武學最高學府常年只有一個教授編制,而且跟蔡京改制之前的太學一樣,只是為科舉做培訓罷了。

再比如說,養老院和殘疾人收留所當然很好,但實際上一般停留在部分官員的樣板工程水平,而且只辦了幾年就靖康了。

公墓制度同樣類似,考核法子啥的也都挺出色,但主要沒法監管,負責公墓的和尚們最喜歡的把戲是跟金田一一樣拆屍體,五個屍體拆成六個,湊夠數去找朝廷要度牒……這種情況下,很多窮苦老百姓寧可選擇火葬,也不願意被收入公墓。

唯一值得一提是醫藥推廣制度……終宋一朝,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對醫學和中藥推廣的重視是前所未有的,名醫輩出不說,醫藥行政機構和醫藥業務機構還有醫學教育機構都非常健全。中樞不僅有翰林醫官院、太醫院、禦藥院,甚至還有對應太學的太醫學,而且比武學都先進,直接按照三舍法予以排序分級。非只如此,各個官府、軍營、地方都有醫官派駐,偏遠地區每年都要調撥大量的防疫藥材。

只能說,單論醫藥制度,隨著潘國丈通篇講解下來,趙官家只覺得自己實在是有愧於時代。

不過,這些東西在靖康中毀於一旦,一直到建炎三年才開始重建中樞相應機構,去年才開始重新購入藥物,卻還是走的軍費路子,用在軍營中偏多……而潘國丈那意思,似乎是想讓趙官家給撥點款,早點恢復往日榮光,只不過最終被這位官家給打哈哈糊弄過去了。

他沒找這位國丈要錢就不錯了,何論撥款呢?

實際上,武學的重建趙官家也是花了血本的,皇宮後方閑置的延福宮被拿出來了一部分當校舍……要知道,此地與趙官家的魚塘只有一墻之隔。

回到眼前,不得不說,吳玠到底比之張俊又強了幾分,也心細一些,他非但按約定送來相應軍官做培訓,還送來了數十名年輕關中子弟,以充實武學……這就很讓趙官家滿意了。

“你喚做什麽名字?”臨時武學的校場空地上,與那些禦營後軍、右軍軍官閑聊了幾句後,趙官家不免注意到那些關中子弟,便轉過身來,而他看著為首一名嘴上毛都沒齊,但身側格外高大雄壯、兩肩肌肉也格外厚實的年輕武生後,倒是真有了幾分天下英才入我彀中的微妙感覺。

須知道,只看此人骨架,便有幾分韓世忠的味道。

“俺……”此人明顯因為年輕而不知所措,想說話不知道該怎麽說,想行禮也不知道該如何行禮,只是呆愣一時。

“回稟官家。”替吳玠來送這些軍官和武學生的吳璘趕緊從後方上前半步,以作應對。“此人雙名中孚,恰與禦營騎軍中的統制官張中孚重名,卻是姓王,乃是京兆本地大豪出身……少年便入了縣學,倒也進展不錯,但偏偏還是個天生的練武奇才,才十八歲,就已經打遍京兆無敵手。月前,延安郡王在長安,聞得他姓名,便去試探,一試之下居然吃了個虧,也覺得是個奇才,原本要收入軍中效用的,只是後來聞得官家要辦武學,便推介了他,讓臣順便帶來了。”

趙玖負手以對,緩緩點頭,儼然是滿意至極,然後就去看下一名學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