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排名(第2/3頁)

呂好問等人見到官家如此直白,面面相覷之余也不好多言……實際上,殿試的規矩便是‘美’與‘刺’,講的便是寬宏大量,連犯了忌諱這種明顯錯漏之人都只是降等到第五甲,何論是這般人?

而既然不能降等,那便只能放在第一甲最後一名了。

而這,已經表明了官家對宰執們的維護態度了。

於是乎,既然天子、宰執共同議定,此人乃是今朝殿試第五名,那在場禮部官員便不再猶疑,直接打開糊名,謄抄名榜……卻是一個喚做胡銓的吉州人。

沒錯,這裏必須要多說一句。

眼下宋代殿試排名是五甲制度,不是後來三甲制度,而且如今第一等共有五個名額,從第一名到第五名都是第一甲。

這是宋代進士科加殿試大擴軍的典型後果。

實際上,這年頭榜眼都是有兩個的,因為第二名和第三名在貼出的榜單上正好居於狀元左右,所以才得名榜眼……要是只有一個,那叫獨眼龍。

至於探花,也是指進士中最年輕、俊氣的兩人,跟殿試後的慶祝活動有關系。

而所謂狀元、榜眼、探花專指前三人,並不可靠,只能大約猜度,應該是從明代三鼎甲制度確立以後才形成的風俗。

那麽換句話說,趙官家到底是小心眼發作,看到那個什麽‘祖宗’之後,心裏不爽,把人家胡銓從第一挪到第三,最後給挪到第五去了。

不過,不得不說,胡銓的殿試文章實在是太出位了,此篇之後再看其他文章都顯得索然無味。

實際上,待到下午時分,隨著六百零二篇文章盡數送達,一眾準進士或忐忑或自信出西華門而歸太學,眼瞅還得再等幾日放榜,卻不知這邊皇儀殿內,大宋皇帝和宰執重臣們早已經從簡從速得了大略結果。

畢竟嘛,五甲五等,第一等和第二等為進士及第,第三等第四等為進士出身,第五等為同進士出身。

先分等再排名就是了,因為除了前五名外,本身排名其實也不是很重要。

其中,嶽飛被選在了第三等靠前位置,也就是六百人中一百多名的樣子,算是取了一個靠前的進士出身;而曲端卻是入了第二等後半截,得了一個進士及第……

趙玖大約一看,便曉得是怎麽回事了,這跟內容無關,卻是跟文章引經據典,是否緊扣儒家經義有系。

在這方面,嶽飛雖然天賦異稟,文學上進步極大,但畢竟半路出家,跟曲端這種很早便有文名,知道做官樣文章是怎麽回事的人相比,卻未免吃了虧。

不過也無所謂了,趙玖又不是真要給嶽飛個狀元,甚至這個排名反而正好讓曲大去給嶽鵬舉當擋箭牌。

所以只是一看,趙官家便不再理會了。

而接下來,趙官家照例是要排列一下一甲順序,並給二甲點個頭名才能退場的,但此時他興趣已失,便也只是隨意排列了一下。

前五個人,第五名胡銓不提,其余四人,一個喚做李易,一個喚做王大寶,一個喚做趙伯藥,最後一個喚做虞允文。

其中,虞允文年紀最小,看名錄只有二十歲,如此年紀,若樣子長得再不差,便應該今科最靚探花郎之一了……被趙玖直接擺在第四。

而其余三人,也就是一個狀元倆榜眼,趙官家原本覺得王大寶這名字親切,準備點為狀元的,卻被朱勝非提醒,那位趙伯藥居然是宗室子弟,乃是太祖皇帝次子趙德昭那一支。

不過,這麽提醒,卻不知道是想讓趙玖特殊照顧以展示團結宗室的理念,還是想暗示這位官家,千萬別把自家趙家人點成了狀元?

可不管如何,反正人家趙玖趙官家是按照第一種想法來的,其人當眾將這位宗室胡亂排到了第一,又將那王大寶排了第二,所謂李易做了第三。

一甲排定,接下來便是點二甲頭名了……這也是一個彩頭問題,而此時,本已經興趣乏乏的趙官家卻倒是稍微起了一點心思:

“朕曾賜胡安國次子胡宏為太學生,應該也有殿試資格,可曾來考?”

眾人趕緊去尋,卻果然找到了,卻居然在第五甲中……也是驚世駭俗!

須知道,這次是大恩科,六百人內,是有相當一部分得力吏員、年輕軍功者、贖買河北流民者……所謂出身駁雜之人,這些人的水平擺在那裏,第五等是不缺人的。

然而,胡宏堂堂大儒親子,中丞之弟,又已經二十七八,文名早就傳開,落到第五等,這算什麽?總不可能在文章裏直接了寫了趙匡胤三個字吧?

不過,出乎意料,趙官家也好、幾位宰執也罷,全都不動聲色,似乎並不以為有什麽問題。

因為這幾人心知肚明,此人落到這個位置,根本不可能是因為他的文章水平,十之八九是因為他的學說與其父一脈相通,太過明顯,然後裏面什麽氣不氣的引起了審卷大臣的不滿,給專門黜落到了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