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殿試(下)(第2/3頁)

“若心中不平又如何?”就在這時,一直倚在座中品茗不語的樞相汪伯彥忽然插嘴。“其怨在上,還是在嶽?”

李光一時語塞,繼而一時醒悟,再繼而便閉口不語。

話說,可能是李光自己剛才說的直接,所以汪伯彥的話接的更直接——若是其余幾個帥臣心中不滿,這股不滿是會對著趙官家呢?還是會對著嶽飛本人?

當然是對著嶽飛本人,這個答案不言自明。

因為趙官家對韓世忠、李彥仙、張俊那些人拿捏得也格外有水平……而且平心而論,看這幾個人看往日表現,他們對官家的畏服還是很明顯的,包括很講究的王彥、閭勍等人,甚至包括有些楞的王德,這些武將性格各異,毛病也都有,但一個能作戰,一個有忠心,卻是所有人統一的認識。

甚至有時候,幾位宰執自己都會嘀咕,眼下這個世道,尤其是殿中那位正在瞎扯淡的官家登基之前,天下軍將動輒降叛,輕易動搖,然而這官家啟用看重的人,不說文臣,便是幾位武將,卻也從不至於大節有虧……他如何就能把這些人給拎出來的?

要知道,很多時候,臣子們對這位官家的尊重與畏服,根本就是來源於這位官家的識人之明、羽翼之重。

而且不提這些東西,回到嶽飛這件事情來,若是帥臣們的不滿只是針對嶽飛,那從為人君的權謀角度來說,那豈不是更好?更能確保最年輕、兵力最強的嶽飛做個孤臣?

更能平衡軍權?

這麽一想的話,官家此舉反而是刻意為之巧妙手段,便稱不上輕佻了。

一想到這一層,非止是李光,便是許景衡也若有所思,微微頷首不語了。

但就在這時,重新喝了口茶的首相呂好問卻緩慢而又決然的搖了搖頭:“官家對諸帥臣,雖有小小敲打,但總歸多推君心置彼腹中,此舉絕非彼意!”

“那……”汪伯彥一面取茶一面不解。“豈不是又繞回來了?”

“非也。”呂好問捧著茶杯在座中一聲輕嘆。“恐怕官家是真心覺得,給嶽鵬舉一個進士出身是有大用的?”

“能有什麽用?”李光也捧著茶杯一時失笑。“難道還能讓他補了樞密使不成?”

但話音剛落,這李中丞自己就先怔住,繼而四位當朝重臣幾乎是一起頭皮發麻、面面相覷,然後幾乎是同時將茶水放到了身前桌上……因為他們陡然意識到,此時或許不妥,但等嶽飛年紀上來了,到了四十歲,這仗差不多打完了,難道還不行嗎?

說不得,以後這件事還就成為日後的成例和定制了呢……樞密使皆從軍中補……賜個出身嘛!

當然了,這就是四位重臣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了。

趙官家哪裏能想那麽長遠?

他真的只是出於一種對嶽飛的保護心理,才這麽做的……須知道,作為一個穿越者,趙玖從未想過嶽飛會因為韓世忠的妒忌心而如何如何,那簡直就跟韓世忠造反一般是個笑話!

他只知道一個莫須有!

所以此番作為,不管是處心積慮還是投機取巧,但絕非是什麽輕佻之舉……趙玖只是因為那句莫須有,想從文官們手中用一種釜底抽薪的方式保護嶽飛,他只是想給嶽飛一個針對文官體系的保護殼而已。

當然了,還是那句話,趙官家未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甚至有些杞人憂天。

真以為宰執們個個都是秦長腳啊?那秦長腳也是千年一出的人物好不好?

而且,他趙官家自穩坐殿中,誰人動得了他的心腹愛將?

便是今日皇儀殿上的議論,不也是窮極無聊的時候一番私下議論嗎?

而果然,眾文武隨趙官家在皇儀殿閑坐不過大半個時辰,隨著有人大膽交卷以求頭彩,宰執以下,所有人便都匯集殿中,討論新科進士們的文章,再不說閑言俗語。

且說,雖然趙官家退場前曾有明確言語,無須遵循什麽文章舊俗,但實際上,殿試文章本就沒有什麽特定舊俗。

因為這篇文章的核心要務其實在於‘美’與‘刺’。

具體來說,‘美’是贊美,‘刺’是指出過錯……而贊美與指出過錯的對象自然是皇帝。實際上,相較於什麽殿試的形制,‘美’與‘刺’的兼容並存,才是自唐代以來殿試文章的基本評判標準。

換句話說,這場殿試,本質上是需要這些進士們扣著題目寫出一篇同時拍趙官家馬屁與指出趙官家過錯的政治論文出來。只要馬屁拍得好,同時批評的到位,那這就是一篇典型的殿試好文章。

而這也是很多大臣都看好嶽飛和曲端的緣故……真不需要什麽文采,而嶽飛之前的《良馬對》就是一個關於用人方面的殿上策問典範,至於曲端,‘美’不好說,‘刺’總是沒問題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