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2/2頁)

楊駟鼻涕眼淚還沒幹:“臣就真的只是探望姑祖母,路過了後苑,見著女子嬉戲便混入其中隨意調笑了幾番,當真沒想過他們是給聖上備下的妃。”

紀箏強忍著惡心還得繼續問,“沒了?”

楊駟的樣子當真不像是還有其他什麽,他連滾帶爬地沖著紀箏爬過來,像是要把眼淚盡數抹在墜地玄袍之上。

紀箏連連皺眉,剛想下令遏制,就見楊駟在伸手夠到他袍腳之前猛然好似被絆了一跤,那股力度之大,直接讓他半路一個趔趄,臉著地滑跪撲街到紀箏玉階前。

紀箏:……?

他擡頭去尋楊駟方才站立的陰影之處,空無一人,一旁幾個瘦弱宮人沿著梁柱躬身立侍。

接下來的事宜便好辦許多,楊駟被他關了禁閉去吃齋念佛,剩下要見的還有兩三位國公侯爺,張丞相,宣將軍等人。

這幾人見了餃子也是毫不受暗示,謝了聖上恩賜後,還要大方地誇一番這宮中新式餃子內餡頗有創意。看不出半絲破綻。

若是再問的深一點,幾番話套下來便又會討論到閉關中的太皇太後身上。

紀箏勉強學會了應付眾人,面對這些老狐狸,暫時放棄了一吼二鬧三摔桌的輸出模式。

明辭越告訴過他,他也可以不怒自威的。

這次不再需要貼著明辭越的胸膛問一句朕把人嚇住了沒,紀箏也能自行表演下去。離了明辭越的肩頭懷抱,矮身坐在椅子上,他同樣可以裝出睥睨之姿。

只是那句“征服了臣”仿若細小的飛蟲,在他的腦畔盤旋縈繞,將他團團圍攻,怎麽也揮之不去。

武安侯應完話,躬身行禮要離席之時,外面突然一陣吵鬧,說是武安侯的幼子顧叢雲聽了聖上發餃子,也要跟進來湊一盤。

紀箏額角突突地跳,旁人都知這是鴻門宴,只有這小子不要命地往上湊。

他擺了擺手:“朕不見,就說他一沒官職二沒爵位,想要見朕,站得還不夠高。”

武安侯神色微變,念叨了一句“犬子失禮”便疾步離去。

殿內頓時安靜下來,紀箏仿佛皮球撒了氣,放松癱軟下來,骨頭都懶得坐直。他看了看明辭越,道:“依你所言,所有人都見完了,可有斷定?”

明辭越半跪階下,行禮道:“微臣無能,但在真兇找到前,臣鬥膽想以一利刃保聖上平安。”

隨著他這一聲,紀箏看清楚了,整個大殿各個角落都布滿了普普通通的宮人侍衛,約有十余人,此時一同跪在了明辭越身後。

明辭越介紹道:“這是臣在西漠邊境作戰多年,積累下的……”

紀箏哪裏用得著他解釋,這些人都歸屬明辭越的一只暗刃隊伍,偷師了西漠的易容易骨之術,還治其人之身,在明辭越的凱旋得勝中扮演著不小的角色。

這支隊伍無時無刻不可以轉變形象,擁有千面,用於暗殺打探的活計,難對付極了。

而後期明辭越能夠造反成功,也是因著他提前安插了暗刃入宮。

眼下他們突然出現在宮中……所以說這就要開始走造反劇情了,這麽快?

紀箏一時反應不過來,眨了眨眼茫然地望向明辭越。

明辭越不知是如何捕捉到他心頭一閃而過的驚恐,停住了介紹。

“聖上?”

“聖上,臣的臂膀,聖上永遠不必怕。”

仿佛是為了應和他這句話,十余人眨眼間皆變化了面容,長長了身量,容貌各異,遠不是方才宮人小廝那般的瘦弱不起眼。

紀箏明白過來,這些皆是他們絕不示人的原貌。

明辭越的底牌,幹幹凈凈攤給他來看,好似從來都沒有向他保留之意。

紀箏慌了,他不知道明辭越把這個都亮給自己看,之後還要拿什麽去造反。

“朕信你忠誠,你也大可不必……”

“聖上。”明辭越這才擡了頭,把目光遞給紀箏,紀箏尋著那目光,望見一雙黑白分明的澄澈眸子。他茫然察覺,自己的心跳仿佛自始至終都落在他的掌控之內,被其拿捏得死死的。

“此隊伍名為暗刃,聖上握得住臣,臣便是聖上的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