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巴山夜雨(第2/3頁)

“哦~”

李博拖長了聲音,顯然是不信。

雖然沒繼續追問,但臉上的神情分明是:您這個朋友,說的就是你自己吧?

蘇大為苦笑搖頭,也不去解釋。

他不想做文抄公,但奈何有時忍不住總會念幾句。

這無頭公案多了,自然也被身邊人懷疑。

解釋不清了,隨便吧。

“總管以前來過巴蜀?”

“第一次來。”

“那總管為何知道巴山下有秋池?”李博一邊看著詩,一邊問。

“因為……”

蘇大為皺眉道:“因為這詩是我鄰居的朋友作的,我不知道巴山有沒有秋池。”

李博看了他一眼,肅然起敬。

寫詩不求名就算了,還入戲這麽深,當真是低調得可怕。

明明有滿腹才華,總管卻要靠顏值……咳,靠兵法來揚名。

也難為他了。

不過這也是有大智慧的人,知道鋒芒不可太露。

像之前王勃那種就屬於不知收斂,十分才氣,要抖落個十二分。

所以說出頭的椽子先爛。

似總管這般,藏而不露,方是為人處世的智慧。

“不對啊總管。”

李博一拍大腿,突然道。

蘇大為剛剛坐下,正要把信貼身收好,聞言不由愕然道:“什麽不對?”

“總管你這詩裏寫的‘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不是馬上要回長安了嗎?怎麽能說不知道何時回呢,要是以此詩回信給聶蘇小娘子,只怕小娘子又要擔心了。”

“你以為人人都和你一樣,這麽會扣字眼揣摩?”

蘇大為被他氣樂了:“我說了,這詩不是我作的。”

“哦哦,總管我信你!”

我信你個鬼!

……

天光大亮。

軍中正在收拾行營,準備拔營繼續前行。

然而一名信使的到來,打破了全軍的平靜。

蘇大為對著長安方向,施禮已畢,接過信使轉呈的聖旨,看了一眼左右的軍將,當著信使的面,將聖旨打開。

只看了一眼,他就差點沒崩住。

整個人呆立當場。

“總管怎麽了?長安說什麽?”

“陛下有何旨意?”

蘇大為沒有回答,滿腦子只有一句:“李博個烏鴉嘴!”

昨晚他就說,巴山夜雨這詩不對,詩裏寫的內容是不知何時能歸長安。

話雖沒說完,但意思便是,詩是碉堡了,絕對可以傳世。

但這意頭和預兆不好。

結果今天這聖旨,還真就應驗了。

“總管!”

“阿彌?”

蘇大為臉頰肌肉微微一抽,脖頸有些僵硬的轉向安文生和婁師德等將領方向,勉強扯了一下嘴角算是笑過。

但這笑容,他自己知道,定是比苦笑還難看一百倍。

“陛下旨意,令諸將繼續率軍回長安,我,則暫留蜀中。”

暫留蜀中?

部將繼續領兵回長安?

這是什麽意思?

身邊所有唐軍中的高級將領,聞言臉色一變。

雖說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但天子無小事,這道旨意……難不成是懷疑總管蘇大為?

要將他與部隊分離開?

不然如何解釋?

傳聖旨的信使一共三人,兩名軍中信使,一名是傳旨的太監。

此時太監向蘇大為陪著笑臉叉手道:“這是聖人的旨意,還請蘇總管,尊旨照辦,莫要為難我等。”

“你說什麽?”

“你……”

身邊一眾將領全都是跟隨蘇大為多年的,至少也是隨蘇大為征吐蕃歷練四年成長起來的。

對他們來說,蘇大為就是自己的上官,也是一軍的主心骨,一聽此言,不由有些激憤。

“是不是有人蒙蔽了陛下?”

“總管,先別急,還是先查看聖旨真偽!”

“說不定是有人矯詔,要害總管!”

就差喊出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了。

蘇大為察覺不對,猛地提聲喝道:“都閉嘴。”

一聲喝止諸將,他將聖旨交給身邊的安文生查驗:“這聖旨上的玉璽不是假的。”

說完,在諸將各種驚疑的目光神色下,向著傳旨太監行叉手禮,口稱:“喏!”

“總管,總管,你先別急,先弄清楚才成。”

“陛下究竟是何意思?”

蘇大為喝道:“各自該幹嘛幹嘛去,照旨行事,休要多問。”

說完,不理會眾將士的追問,向著信使和傳旨太監拱手道:“幾位可隨軍一起回長安,我去收拾一番。”

太監臉上帶著不陰不陽的笑容,微微欠身:“前總管請自便。”

這個“前”字,隱隱有些重音。

像是一語雙關。

蘇大為前腳剛進自己的中軍大帳,後腳李博和安文生、婁師德、高大龍等都跟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