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弱點

“阿彌,陛下聖旨裏究竟說了些什麽?”

“真要將你與大軍分割開?”

李博、安文生、高大龍等人,都與蘇大為一勞俱榮,一損俱損。

眼見如此吊詭的事發生,心中都湧出不祥的預感。

按慣例,征西軍取得如此大捷,理應回長安“獻俘稱功”,接受長安百姓的夾道歡呼,屆時香花滿街,人人爭相瞻仰。

那是莫大的殊榮。

當年蘇定方平叛歸來,便受到過這種禮遇。

此次蘇大為在滅吐蕃之戰中,居功至偉。

征蕃戰略雖蘇定方與他一起定的,但具體的執行,大半都是蘇大為在做。

光憑此一條,聖旨中下令蘇大為原地待命,令其余軍將率軍返長安便極不合理。

更何況,還有蘇定方的身後事。

蘇定方逝於軍中,蘇大為作為他的子侄輩理應替他操辦後事。

何況蘇慶節還在天竺為國繼續奮戰。

此時將蘇大為留在蜀中,是何意思?

“總管……”

婁師德圓胖的臉上,閃過一抹糾結,最終咬牙道:“若是……若是……軍中上下,皆聽總管的。”

若是什麽,他沒有說出來,但未說出口的話,蘇大為卻已經明白。

這支征西軍數萬人,一多半是經歷過征西突厥,又或者是征遼東戰役的。

以前蘇定方在時,蘇定方便是他們的主心骨。

現在蘇定方不在了,蘇大為便是當仁不讓,一軍之主。

軍中將士最為樸素,誰帶他們打仗,打勝仗。

他們便服誰的。

甚至可以說誇張點,從蘇定方到蘇大為,這些常年出征的將士,身上已經打上了屬於“蘇”字的鉻印。

哪怕是朝廷的旨意,只要不是皇帝本人親口說出來,底下的將士都會心理上,站在蘇大為一邊。

高大龍眼中閃過一抹兇光,冷冷道:“我沒念過什麽書,但也知道飛鳥盡,良弓藏,是不是皇帝覺得仗打完了,嫌你礙眼了?若果真如此,大不了把人拉起來,自己劃一塊土地,也甚快活。”

他還算是忍了一下,沒說出“占地為王”那四個字。

“別亂說話。”

蘇大為斥道:“事情不是你們想的那樣。”

“不是我們想的那樣,又是哪樣?”

高大龍冷笑:“你這人什麽都好,但就是有些婆婆媽媽,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蘇大為目光投向高大龍:“你可知道,我的家人,還有軍中多少人的家人,都在長安?若有任何不臣,第二天,他們的頭顱便會懸於旗上。”

“婦人之仁。”

高大龍搖頭,頗有些失望。

他與高大虎,當然也有家人在長安。

但一來可以秘密使人接出,二來,他日漸詭異化,心性早已非過去的大龍頭,而是半人半妖之詭異。

就覺得,哪怕所謂親人死絕了,也沒甚大不了。

只要他與高大虎在,日後再找婆娘生便是了。

蘇大為目光投向安文生和李博:“陛下的旨意裏,有提到,從去歲開始,各地旱澇頻頻,疫癘甚多,蜀中尤甚,所以希望我為國分憂,等待朝廷任命。”

這秋話說來,倒令神色糾結痛苦的婁師德精神一振:“這麽說,朝廷對總管是另有任用了?那就好,不是針對總管,我也可放心了。”

婁師德自己是科舉出身,素有神童之名,又是荊揚一代世家,頗不願意與朝廷為敵。

但跟隨蘇大為這麽多年征戰下來,身上的印跡洗也洗不掉了。

無論他是否願意,都會被人視為蘇大為一黨。

若朝廷真對蘇大為起了殺心,那他也跑不掉。

如今聽蘇大為進一步提起聖旨裏的意思,竟然是為了災情。

要這麽看,就並非是為蘇大為“功高震主”,而是要在地方上有所任用了。

自古以來,受君上器重,下到地方歷練,這不是懲罰,相反是主君器重的表現。

在地方歷練過後,必然一飛沖天,直入朝廷中樞,成為陛下倚重之臣。

想到這裏,婁師德臉上露出慶幸之色。

“天真。”高大龍在一旁搖頭,臉上露出似笑非笑的嘲弄之色。

李博微微皺眉,欲言又止。

顯然,光憑聖旨上這種為了治理災情雲雲,完全不能服眾。

有倒是墻倒眾人推,只要蘇大為中途被聖旨下令留在巴蜀,大軍自行回轉長安的消息傳開。

世人只會認為,這是對蘇大為的貶斥,正如王勃一樣。

這顯然就是犯了錯誤,被陛下敲打。

以後能不能再爬起來,還真是未知之數。

可想而知,平日裏蘇大為得罪了多少敵人,像在長安的鯨油燈、公交署,白酒生意,還有商旅、制冰和客棧等等,不知擋了多少人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