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不可得罪(第2/2頁)

蘇大為笑罵道:“大略是大略,若無細節,這些就是無根之木。這些大略誰都知道,但是真要做出來,靠的是經驗,是時機判斷,這才是最考驗為將者能力的地方。”

大道理人人都懂,但定下作戰目標後,必須得有一系列的細節去填充,去將一切條件導向自己有利的一方,甚至高明的將領完全可以“牽著”敵人的鼻子走。

這就需要強大的計算能力。

像蘇大為征西突厥在翻躍金山後,僅憑著幾百唐軍,如何打敗數萬人的木昆部?

作戰過程說來也簡單。

無非就是兼並小部落,不斷募集人手。

直到實力滾雪球般壯大,大到足以與木昆部一戰,再設下圍點打援之計,將木昆部主力引出,同時做出分兵動作。

一部在正面拖住木昆部騎兵主力,另一部奇襲對方王帳,一戰將對方部落給平了。

趁著木昆部主力慌忙回援時,前後夾擊,爾後大破之。

此乃韓信“背水之戰”的復刻版。

說出來好像沒什麽特別的,無非是圍點打援,前後夾擊。

但古往今來,想學韓信玩這招背水之戰的人有很多,成功者寥寥無幾。

就是因為欠缺了細節。

蘇大為征西突厥之戰,以幾百人深入敵境,每一步,看起來平平無奇,但背後,都經過嚴密的計算。

敵人部落人數多少,與其它部落的距離多遠,時間長短如何。

先打哪個?

後打哪個?

食物補給有多少?

如何打消敵方的鬥志,如何鼓舞這幾百唐軍的鬥志。

如何將這些打散的胡騎編入唐軍,並且不使他們反抗,迅速轉化為戰鬥力。

包括木昆部可能的反應,木昆部做出反應的時間。

西突厥人多久能收到消息,如果收到消息會有哪些反應,這些反應分別需要多少時間。

突厥人最快什麽時候能趕到戰場。

可能會有多少突厥敵人,戰力如何,戰法如何。

如何將這些突厥人引入自己預設的戰場。

以及,在整體實力不如對方的情況下,如何獲得優勢,拖住對手,直至最終勝利。

最重要的一點,如何保證這些兼並來的胡人仆從軍,甘心為大唐賣命,不會被突厥人給打崩潰。

細節,細節,還是細節。

每一步,都有無數的細節和預案以做支撐。

這種龐大到可怕的計算能力。

才是統帥水準的體現。

魔鬼總在細節中。

有準備的,勝過無準備的。

預案多的,勝過沒有預案的。

有心算無心,以至強,擊敵至弱。

即是此理。

“道理我都懂,奈何就是學不來……”

阿史那道真兩手一攤。

“阿彌,說說滅東突厥吧,衛國公滅東突厥一戰,才是他用兵的巔峰。”

“喂,東突厥是你的母國,說這個你真的一點心理負擔也沒有嗎?”

“我有個屁的負擔,小時候草原那特麽叫什麽日子,以我的身份,尚且要忍饑挨餓,白災啊……管你是什麽黃金家族,最後都是低賤的牛羊,大雪下來,一樣凍餓而死,哪能跟現在比?”

“呃,你覺得沒問題就行。”

蘇大為也不知該如何評說,說阿史那道真沒心沒肺?

心底裏巴不得這樣沒心沒肺的異族同胞更多一點才好。

雙方接著聊下去,談起兵法,總是有聊不完的話題。

這中間,崔器幾次目視蘇大為,張口欲言,卻找不到開口的機會。

好不容易阿史那道真把話都說完了,準備回去休息一下,等晚上跟蘇大為去約酒。

崔器這才找到機會,湊到蘇大為面前,臉上現出為難之色:“蘇都尉,崔三郎不知究竟犯了何事,我……”

“放心,不算是什麽大事,只要他肯配合我,不但無罪,可能還有功。”

“真的?”

崔器聞言大喜。

他最擔心的,就是崔三郎犯了事,惹上蘇大為。

作為曾在蘇大為手底下征戰西突厥的將領,只有他才知道蘇大為的實力。

以區區幾百唐軍深入敵境,打出那樣的戰果。

只怕……

若蘇都尉肯把心思花在軍中,要不了幾年,便是如蘇定方將軍一樣,成為我大唐名將。

滅敵國,如探囊取物耳。

最可怕的是,蘇大為還如此年輕。

當年蘇定方在軍中真正歷練出來的時候,人已到中年了。

現在重新出山,那叫發揮余熱。

六旬的老人,按唐人的年紀,也折騰不了多少年。

今後的大唐軍中,是年輕將軍的天下。

而蘇大為,自然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

更何況還有當朝武皇後為靠山。

是有多想不開,去與他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