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判書(第2/3頁)

楚辭看了看送上來的東西,發現比平時的好多了。看來皇上也是要面子的,平時哭哭窮也沒什麽,現在面對這些外國使臣,再扣門就有失國體了。

他來到台下,拈起一塊糕點慢慢地吃了起來。他吃完之後,掏出帕子擦了擦嘴,而後忽然想起寇靜當時藏了他那麽多東西,便轉頭四處搜尋著寇靜的位置。

不知是場中人太多還是怎麽樣,楚辭沒能找到他,也沒有看見許喬南和秦釗他們。明明他們身為國子監的臨時夫子,還是有座位的。

一刻鐘時間很快就到了,楚辭來到台上,示意他們交卷。大魏學子交出卷子,表情有些忐忑。

楚辭接過他們寫的東西,快速瀏覽了一遍,心中頓時明了。他端起卷子,讀了起來:“張三之子暗夜殺賊,原為不知者不罪,可以饒恕,但其不孝之行卻當誅矣。子尚有余財,不思奉養其父,使其因貧而盜,是為不孝。以子弑父,更是逆天道人倫之大不敬,故判張三之子斬立決!”

“請出示正確答案。”

太監擡著題板上來,這題的答案是剛剛他們作答的時候問刑部主量刑的官員所書,上面寫得和他是一樣的。

楚辭剛要宣布大魏回答正確,加二十分時,就有人說話了。

“大魏皇帝陛下,老夫覺得不妥。這一題不應該這麽判。”說話的是霍華,這個老頭兒站了起來,“昔日我也曾研讀過大魏刑律,這張三夜入內宅,死有余辜。其子不知其父,按照一般手段處理,為何不可?老夫覺得應該判他無罪。這道題本就是說按照大魏刑律來判,為何能不按照書上所說呢?”

“對啊,既然題目是這樣要求的,就應該按照上面的要求。應該扣掉大魏二十分!”九銖的右相又說話了。

昭祈和浪穹緊隨其後,他們都明白,只要這題判大魏錯,那麽這場比試他們就輸了。能夠讓大魏失了體面,他們當然是巴不得的,說不定兩國因此斷了邦交,這更是他們樂見其成的。

大魏這邊想要反駁,卻不知從何辯起,題目確實是言明要按《大魏刑律疏議》上判刑的,可是……判案,是這樣判的嗎?

他們步步緊逼,楚辭卻沉吟著,遲遲沒有給出判斷。

“楚大人,為何還不宣布結果?他們沒有按題意作答,就應該扣分!”

楚辭搖搖頭:“我覺得不對!”

“楚大人,你是說老夫判法不對?那也就是說明,你認為《刑律》一書有誤?”霍華說道,蒙舍的閣羅親王這時裝出一副莽夫的樣子,並不約束霍華的步步緊逼,反而有些故意放縱的樣子。

“不,楚某是覺得,當律法條文與倫理道德相抵觸之時,不應該這樣下判。有一句老話說,律法不外乎人情。此案並不是一件簡單的偷盜案,也不是一件簡單的弑父案。犯人和被害者在重重誤會之下犯下此人倫慘劇,實在可悲可嘆至極。但判決一件案子,須得從其前因後果來分析,此案只有一點線索,本不可輕易下判書。如果說學子們完全是按照儒道思想來判決的,那刑部大人們為何又會這樣判決呢?有請剛剛作答的刑部主事杜明祥大人上來解釋一二。”

杜明祥被請上來後,說道:“此題實乃一個真實案件的部分線索。它發生在閔地張家莊內,此案一發,當地父母官便四處查證,而後發現,這張三是個性子老實的農人,他年過不惑方有一子,從小寵溺非常,及花甲之年為其子聘妻,誰知那婦人生性刁鉆,常與張三發生口角,未免其子為難,張三便獨居於村尾老房之中。時至冬日,張三缺衣少食,又適逢其子外出,他幾次上門討要未果,便決定夜間翻墻自取。誰知他兒子這時已經回來了,聽見房內聲音,以為盜賊,便持棍將其父打死。”

“霍大人,此事前因後果俱明,若還判其子無罪,是否有些不妥當呢?”

“這分明是惡婦造孽。”

“雖有惡婦推波助瀾,但追其根由,還是在其子身上。若不是他其身不正,放任妻子不孝老父,又怎會發生這樣的慘事?”楚辭反問道。

霍華一時沒有聲音,楚辭又接著說道:

“我朝學子熟讀律法,本應按照《刑律》判案,可條文是死人是活的,若一味只按照上面的律法條文來判案,無異於紙上談兵,恐會造成冤假錯案無數。當然,他們這次僅依據這些條件下對判書,也是誤打誤撞蒙對的。”

“那麽依你之言,你想如何?”霍華見他各打五十大板,心中隱隱猜到他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不如此題只記一半分?若貴使還覺得不妥,我們可以讓場中眾人判斷。”楚辭笑著說道,大魏泱泱大國,讓了這十分又何妨?只希望這些學子明白這十分因何而丟,往後當官,莫要當個糊塗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