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扣分

“先請各位看看自己的手邊,那裏懸掛著一根紅繩,紅繩的尾端是一個鈴鐺。接下來,由我讀題,待我說開始搶答後方可拉鈴。鈴響後由周尚書宣布哪方答題。若有人犯規提前拉鈴,則取消本輪答題資格並倒扣十分。搶到答題權的一國,可由五位中的任意一位作答,答對加十分,答錯扣十分。各位可都明白了?”

學子們點點頭表示明白。

“那好,現在請各位輪流拉動手邊的紅繩,看看是否會響起鈴聲,以免待會出現故障。”這也是為了避免待會可能出現的爭議。

鈴鐺後面坐著的不止是周尚書,還有越析蒙舍的使臣各一。學子們拉動紅繩,繩子微微跳動,鈴鐺就“叮鈴鈴”地響了起來。他們要做的,就是在這一輪比賽中仔細觀看鈴鐺,來判斷哪方搶答成功,再由周尚書舉牌告知楚辭。

“好的,現在大家都試過了。那麽,第二環節的搶答題,現在正式開始!”楚辭手邊放著一摞題卡,他拿起一張看了看,然後字正腔圓地念到,“第一題,孔夫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請問,《詩經》一共收錄了多少篇詩,其中風、雅、頌各多少篇——”

“叮鈴鈴——”一陣清脆的鈴鐺聲響起,楚辭回頭看去,只見周尚書捂著臉,拿起一塊題板,上面寫著“大魏”二字。

楚辭想要扶額,他知道必定會有人犯規,但沒想到是他們大魏的學子第一題就犯了規。

那個拉繩的學子面上赤紅,一臉羞窘,有些手足無措,因為下方此時正爆發出一陣又一陣的哄笑聲。

他的手剛剛一直虛握著紅繩,等著楚司業宣布搶答。誰知道剛剛楚司業讀完題後他發現自己會答,一時有點太過激動了,便直接拉動紅繩,誰知就犯了規。

“好的,剛剛我們大魏的學子給大家做了一個錯誤的示範。現在,請扣除大魏十分,並取消本輪答題資格。現在,請越析和蒙舍的學子做好準備,開始搶答!”

“叮鈴鈴——”

“叮鈴鈴——”

兩聲鈴聲一前一後響起,楚辭回頭看去,周尚書舉起牌子,上書“蒙舍”兩字。

“由於蒙舍學子快人一步,本次答題機會歸屬蒙舍學子。請派出一人,在規定時間內作答。”楚辭笑著看向蒙舍國那邊。

蒙舍的三號學子站了起來,剛剛的鈴聲也是他拉響的。

“《詩經》一共收錄311篇,其中有六篇笙詩。共收錄風160篇,雅105篇,頌40篇。”

“請出示正確答案!”

有太監扛著題板上來,上面的答案和這學子所答並無二致。

“恭喜這位學子答對,蒙舍加十分!先別急著坐下,敢問貴姓大名?”

“學生名叫霍圖爾。”那學子不明所以,但還是很老實地回答了楚辭的問題。越析、蒙舍推崇大魏所學的儒家文化,是以他們所學的東西和大魏是差不多的。

“霍圖爾,你剛剛說《詩經》中有笙詩六篇,那麽,你知道何為笙詩嗎?”楚辭問道。場上這些學子都是三國挑選出來的精英,這一環節的設置,自然是為了讓他們個人得以揚名於天下。這樣,以後大魏舉行的比試,才會有更多的英才報名參加,這對推廣大魏朝影響力也很有幫助,這就是所謂的平台效應。

“所謂笙詩,便是只撰詩題,未著文章的詩篇。它們雖收錄於《詩經》中,但並無內容。”霍圖爾覺得楚辭應該不會不知道呀。

“霍圖爾回答的很正確,請大家掌聲以示鼓勵。我們不論讀書還是做其他的事情都應該深入地理解,這樣才能靈活運用於腦中。此題過後,讓我們看看分數,蒙舍積二百三十分,越析積二百二十分,大魏積二百三十分。”

大魏的幾個學子臉色很不好,他們本來是領先於其他兩國二十分的,這一輪不僅沒能得分,還倒扣了十分,讓他們一下子就被追上了!罪魁禍首的國子監學子林承易聽見分數後,頭垂得更低了。

旁邊一只手伸過來拉了拉林承易的衣袖,低聲說道:“楚司業曾經說過,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之後不思進取,一蹶不振,你忘了嗎?”

林承易心頭一震,擡頭看見旁邊的同伴們都看著他,其他人雖有點懊惱,但眼裏並無責怪,反而是對他的擔憂。林承易用力握拳,心裏做了一個決定,剛剛丟失的十分,他一定要拿回來!

楚辭用余光注視著這些學子們,見林承易又恢復了鬥志,才放下心來。

“下面是第二題,從烏圖魯山去到印加山一共有八百裏,假如有一壯年騎馬前行,一天可跑六十裏,問春季幾日可達?開始搶答!”

楚辭讀完題後,心裏覺得有些不對勁,這道題看似九章,實則另有玄機,它問得是春季幾日可達?春季……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