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合二為一

果然,此話一出,皇上就問了。

“朕很奇怪,你為何要等到只剩七天的時候才開始復習?楚司業看起來不像是那臨時抱佛腳之人呐。”

“回皇上,微臣剛剛也說過了,在汪祭酒找我之前,我根本就不知還有季考一事。待知道此事時,離季考就只有七天了。”

“你們二人同為國子監司業,何不共同商議此事,反而故意隱瞞?”皇上一想就發現了其中的端倪,從而看向顧成質疑道。

顧成顫抖著身子說道:“微臣一時忘記說了,本以為楚司業院中還有博士學正等人,沒想到他們也沒有和楚司業說過此事。”

“下面人做事,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這季考一事向來都是由上面吩咐下去的,故而他們也沒有想到要告知微臣。這確也是微臣的疏忽。”

“那你找樣卷有什麽用?凡是出過的題目都是記錄在冊的,每次出題前都要對一對,絕對不會出同樣的題目。”

天和帝記得,當年提學道過來和他父皇說這事時,是一臉的得意,說絕對不會讓人鉆了空子。

“皇上,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微臣才更要找到樣卷。《孟子》一書共七卷十四篇,微臣先將曾經出過題目的句子去掉,再去掉犯了忌諱不宜用做考題的,又因以往樣卷中透露出來的出題規律,最後又把那些不合時宜的去掉,那麽所留下來的句子中,必定有一句會應用於此次季考卷中。微臣當時先用這種方法,畫出了七句話。”

眾人聽他這樣一說,都有些目瞪口呆的,往日他們怎麽沒這麽想過呢?要是按照楚辭的辦法來,猜題一事豈不是十拿九穩?

提學道的楊大人今日也在朝堂上,本來這事和他毫無幹系,畢竟季考題也不是他們出的,舞弊一事怎麽算都算不到他們頭上,可誰能想到這楚辭轉頭竟說起了出題規律一事,這不明擺著說他們行事有漏洞嗎?

“啟稟皇上,出題一事微臣向來是遵照提學司的制度辦事的,以往也都這樣出題,從未有過差錯,可見非是出題一事有漏洞,錯的分明是那拼命鉆營,投機取巧的小人才是!”

楊提學這話一出,大家又暗自點頭,這話在理啊。大家都是安安分分埋頭苦讀的,只有他楚辭一人不想著用功讀書,反而想著怎麽鉆營題目,這難道不是他的問題嗎?

更有甚者,心裏嘀咕起了,莫不是楚辭的狀元之名,也是靠這樣的手段得來的?

“楊大人,下官並未說過提學司當年制定的制度有問題,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裏面思慮不周的種種就會慢慢凸顯出來。下官翻閱了樣卷,得知這季考一事乃是先帝初登基時所定下的,為的是考校京都學子們的學業水平,以免他們生於這太平盛世之中,一心只知貪圖享樂從而懶怠學業。自從有了季考的規定之後,夫子們教學更加上心了,學子們的學業也日益精進,正因為效果如此顯著,所以季考一事才會延續至今天還在使用。”

大家都點頭,有些老臣也是從那時候過來的,嘉佑朝前,京城學風確實散漫無比。

“但是,季考如今已有四十多年,每年考的都是四書題,題目雖經輪換更替,但卻有據可循,而且,並非楚辭一人找到了其中的漏洞,各家書院都曾自擬題目進行訓練,以圖在季考中能評上優等。在這眾多題目之中,其中肯定有猜對了的,只不過他們都不似楚辭這般篤定罷了。而且,不止是季考,就連鄉試中,都有人猜對題目取得舉人名號,縣府院三試通過背前人文章而取得秀才功名者更是不知凡幾。”

“那依楚司業的意思,不僅是說季考出題有漏洞,就連鄉試出題都有漏洞?”楊提學的臉黑了下來,這些都是歸提學司管的。

“下官並沒有這樣說,只是漏洞確實存在。我們大魏朝國祚已綿延幾百年,如今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必然會一直延續下去。這季考一事已歷四十余載,終有一日會出無可出,到時候怎麽辦呢?”

“四書出完還有五經,五經出完還有經史子集若幹,又怎會出無可出呢?楚司業未免有些杞人憂天了!”

“書雖多,題雖多,可專出這些又有什麽用呢?眾位大人也都是經過科舉選才一事的,應該知道主考官的重要性。若是主考官不喜,即使才高八鬥又如何?這樣取仕,未免有失公允。”

“楚司業,容本官提醒你一句,我們現在說的是你季考舞弊一事,你幹什麽東拉西扯,還扯到科舉一事上了?你趕緊說清楚,為何你會認定此次季考就會出那道題?”

“對啊,楚司業你還是只說季考一事吧。”其他官員也說道,這科舉一事不能再往下說了。

楚辭也知道科舉事關重大,只靠三言兩語,說不清楚它的利弊,於是也不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