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激戰(第2/4頁)

不是因為許七安殺入皇宮,那姓許的狗賊連國公都敢砍,他什麽時候造反,大家都不覺得奇怪。

真正讓諸公大腦一片混亂的,是許七安的一句:先帝貞德。

是元景帝的一句:你竟知道朕的身份。

兒子是老子,老子是兒子?

“陛下,先帝……”

一位禦史喃喃道:“和許七安一起,傳送出宮了。”

京官們的湧入,打破沉寂,嗡嗡嗡的聲音開始響起來,許七安單槍匹馬殺入皇宮,一路砍殺阻攔的禁軍,帶著陛下消失在金鑾殿。

“不能這樣等著,我們要出宮營救陛下。”

“但陛下的指令是讓我們在此等候。”

“不對啊,陛下是一國之君,沒道理讓大內侍衛和禁軍待命,自己殺敵。”

“這命令確實有些古怪,不合常理……”

能混到上早朝的,豈有傻子?

人群裏,秦元道陡然尖叫一聲:“手書是假的,是假的!”

他沒搭理文官,若是看向宗師和勛貴:“趕緊讓人去開城門,去調動禁軍五營,營救陛下。”

不管手書是真是假,秦元道都要把它定性為假的,於他而言,陛下的命比什麽都重要,因為陛下若是遭了不測,他也活不長。

因此,鼓動軍隊和武夫們外出營救陛下,才是上上之選,哪怕手書真是陛下留下,他現在也絕不承認。

秦元道狠狠瞪著勛貴們:“護駕功勞,你們不想要?”

勛貴和宗室們意動了。

當即,便有人走出金鑾殿,穿過廣場,穿過金水橋,走向午門。

午門緊閉著,禁軍們搬來鹿寨,攔住去路。

一位伯爺大步走來,喝道:“速速開門,召集人手,與我等去救陛下。”

禁軍們不理,他們只聽皇帝的,加蓋過玉璽和內閣大印的手書,比任何人的話都管用。

又一位伯爺氣勢洶洶逼來:“開門!”

禁軍還是不理,並按住了刀柄。

一位郡王戟指怒斥:“還不速速開門。”

當宗室成員加入後,禁軍們產生了動搖,辯解道:“陛下有令,誰都不能出去。”

“狗才,那是假的,陛下已被反賊許七安傳送出皇宮,再不開城門,陛下若有不測,爾等要誅九族。”

秦元道站出來,嚇唬道。

鹿寨後的禁軍們面面相覷,愈發動搖。

……

人群之外,王首輔望向身邊的諸君,淡淡道:

“太子殿下,此時正是您出面之時。”

太子眯著眼,看著亂糟糟的午門,搖頭道:“諸公已然解決,城門很快就會開,禁軍會把父皇救回來的。”

王首輔幽幽道:“我是讓你去關好門,誰都不能出去。”

太子悚然一驚,失聲道:“首輔大人,何出此言啊。”

“太子可知,陛下已不在宮中。”

“知道。”

“太子可知,許七安要弑君謀逆。”

“哼,這小子膽大包天。”

“太子不覺得,這是個好機會嗎。”

太子聞言,噔噔噔連退數步,看瘋子似的看著王首輔。

“陛下年過五旬,烏發茂密,修道功夫如火純情。而太子你,今年二十有六,再等,便是白了少年頭。等到何時?”

王首輔坦然道:“太子東宮之位做了十幾年,難道還坐出感情來了?以陛下現在的狀況,修道有成,延年益壽,殿下在東宮,年復一年,可有看到希望?

“東宮之位,已經坐了十幾年,再坐十幾年,殿下還有機會嗎?即使將來登基,你又能做幾年的龍椅?

“微臣肺腑之言,或有冒犯,全是為太子著想,殿下三思吧。”

太子神色變幻不定,嘴唇囁嚅,眼裏有狂喜,有振奮,有茫然,有恐懼,有畏怯,有發狠……眼神之復雜,令人咋舌。

他似乎下了某種決心,牙一咬心一橫,疾步走向午門。

“都給本宮閉嘴!”

太子暴喝一聲,打斷了勛貴和宗室的攻勢,也讓禁軍們緩了口氣。

眾人紛紛望來,一道道目光聚焦在太子身上。

這一步行差踏錯,也許就萬劫不復……想到這裏,太子牙咬的更緊了,沉聲道:

“爾等嘯聚午門,成何體統。父皇有令,誰都不得出宮。”

秦元道忙說:“太子殿下,手書是假的。”

太子眸光一厲:“混賬東西,父皇字跡諸公難道認不出?玉璽也認不出?”

看著太子,諸公隱約有些懂了。

再無人說話,心照不宣。

元景帝修道二十載,有多少人曾在心裏默默渴望新君即位?

……

而京城裏,雖說關了城門,但對於大部分不需要出城的百姓來說,影響並不大,反而是今晨皇城門外的那場風波,讓人瞠目結舌,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