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密談(第2/3頁)

“讓你們查的事怎麽樣了。”許七安踢了宋廷風一腳。

“昨晚,確實有一群穿黑袍的家夥進入內城,從南城的城門進去的。還警告守城士卒不要泄露出去。呵,楚州來的北方佬,根本不知道京城是誰的地盤。我花了一錢銀子,就從昨晚值守的士卒那裏問出情報來了。”

宋廷風喝了一口小酒,嘖吧一下,說道:“他們沒進皇城,進了內城之後便消失了。今早拜托了巡守皇城的銀鑼們打探過,確實沒人見到那群密探進皇城。”

沒有進皇城?

恒遠被囚禁在內城某處?不,也有可能通過秘密渠道送進了皇城,乃至皇宮,就如同平遠伯把拐來的人口悄悄送進皇城。

“道長說恒遠大師短期內不會有生命危險,留給我們的時間應該相當寬裕,不能太著急,如果恒遠被帶進了皇宮,那麽我們解救他的同時,勢必要和元景帝決裂。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得提前留好退路,做好準備,不能急惶惶的救人……”

念頭閃爍間,許七安道:“通知一下巡街的兄弟們,如果有發現內城出現異常,有看到穿黑袍戴面具的密探,一定要及時通知我。”

朱廣孝點頭,“嗯”了一聲。

宋廷風突然說道:“對了,我聽說三天後,北方妖蠻的使團就要進京了。”

妖蠻使團進京?妖蠻兩族剛聯手破了楚州城,這才過去多久,他們敢進京?許七安皺了皺眉:

“我沒聽說這件事。”

宋廷風“嘿”了一聲:“陛下昨日召開了小朝會,秘密商議此事。姜金鑼昨晚帶我們在教坊司喝酒時透露的。”

北方打仗我是知道的,根據消息傳遞的滯後性,北方的戰事應該早就開啟,可就算這樣,北方妖蠻派使團來京,這足以說明戰事不利啊……許七安沉吟道:

“妖蠻兩族未免太不濟了,這麽快就求援了?”

北方妖蠻、大奉和巫神教,是三者制衡關系。

宋廷風道:“靖國的騎兵是九州之最,山海關戰役前,蠻族騎兵能與靖國騎兵爭鋒,山海關戰役後,蠻族強者死傷殆盡,如今是靖國騎兵稱雄九州。

“我覺得北方戰事不會拖太久,北方蠻族撐不過今年。”

朱廣孝補充道:“吉利知古死後,妖蠻兩族只有一個燭九,而巫神教不缺高品強者。況且,戰場是巫師的主場,巫神教操控屍兵的能力極其可怕。”

燭九經歷過楚州城一戰,重傷未愈,這麽想倒也合理……許七安點點頭。

朱廣孝嘆口氣:“相比大奉國力日漸衰弱,巫神教統轄的三國國力卻蒸蒸日上。要不是還有魏公在……”

朱廣孝和宋廷風是打更人,監察百官,眼界不差,能清晰察覺到大奉國力衰弱。

一年不如一年。

不過憂國憂民的感慨,很快就被小娘子們的嬌笑聲取代。

宋廷風和朱廣孝各自挑了一位清秀女子,摟著她們進屋埋頭苦幹。

許七安一個人坐在桌邊,默默的喝著酒,沒什麽表情的俯瞰大堂裏的戲曲。

……

夜裏,許二郎書房。

許七安端著茶盞,聽完許二郎的念誦,皺眉道:“只有這麽一點?”

“近來翰林院事情頗多,朝廷要修兵書,我沒什麽時間去背先帝的起居錄。”許二郎無奈的解釋。

“修兵書?”

“每逢戰事修兵書,這是慣例。”許二郎喝了一口茶,道:

“我告訴你一個事,三天後,北方妖蠻的使團就要入京了。北方戰事如火如荼,不出意外,朝廷會派兵支援妖蠻。

“其實早在楚州傳來情報時,朝廷就有這個決定,只不過還需要醞釀。呵,說白了就是鼓動人心嘛。明日國子監要在皇城舉辦文會,目的就是傳揚主戰思想。”

這事兒懷慶跟我說過,對哦,我還得陪她參加文會……許七安記起來了。

他上輩子沒經歷過戰事,但古代近代史看過不少,能明白許二郎要表達的意思。

每逢戰事搞動員,這是自古以來慣用的方法。要告訴百姓我們為什麽要打仗,打仗的意義在哪裏。

當然,在這個時代,朝廷要動員的不是普通百姓,是士大夫階層。

“那,我背的這些起居錄,對大哥你有用嗎?”許二郎問道。

“有!”

許七安給出了肯定的答復,說道:

“通過這份起居錄可以看出,先帝請教人宗長生之法的頻率不多,但也不少,這說明他對長生抱有一定的幻想。

“但因為某些原因,他對長生又極為不抱必要幻想。我暫時沒看出先帝想要修道的想法。”

“先帝本來就沒修道啊。”許二郎說完,皺眉道:“因為某些原因?”

先帝是聰明人,知道自己的斤兩……許七安笑了笑,沒有解釋,轉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