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春祭日復蘇(第3/6頁)

沒有後續的審問,也沒收監,張巡撫獨斷專行,將一幹逆黨押至刑台斬首。巡撫有便宜行事之權,但不包括私斬犯官。

不過,眼下是非常時期,任何逾越之舉,事後都能用清剿逆黨來解釋。只要張巡撫平定雲州叛亂,朝廷只會嘉獎他。

刑台殺的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事情還沒結束,按照那位被姜律中一拳爆頭的夢巫的說法,逆黨的計劃是先殺巡撫,再奪白帝城,然後與山匪配合攻陷雲州。

張巡撫已經派遣信使前往各府郡縣,讓當地衛所嚴陣以待,警惕山匪的襲擊。

李妙真和楊川南積極籌備守城事宜,征調民兵,搬運、維修守城器械,摩拳擦掌的等待著敵人。

可一直等到深夜,也沒有見半個身影,派出去的斥候同樣沒有回來復命。

南門,建在城墻上的甕城裏。

張巡撫、姜律中、楊川南以及李妙真,坐在桌邊議事,姜律中眯著眼,盯著城防圖研究。

李妙真神色郁郁,沉默寡言。

張巡撫掃了他們兩個一眼,最後看向楊川南,虛心求教:“都指揮使大人,是不是山匪收到兵變失敗的消息,取消了行動?”

他是個讀書人,雖也讀過幾年兵法,不過紙上談兵不值一提,在座的兩個武夫,一個道門弟子,都是經驗豐富的悍將級人物。

楊川南臉色依舊蒼白,胸口隱隱作痛。

好在他是個將才,修為暫時被廢,但沙場上調兵遣將的能力比個人武力更重要。

有用的時候喊我都指揮使大人,沒用的時候一口一個逆黨……楊川南心裏難免腹誹,表面穩重凝肅,道:

“多線作戰的話,消息傳遞速度不會那麽快,即使進攻白帝城的軍隊得到消息,但其余各路兵馬不可能信息同步。

“按說,如果真的如那位夢巫所言,眼下各府郡縣應該已經爆發戰爭。再等一個時辰,如果沒有叛軍進攻白帝城,我們就出兵支援各郡縣。”

楊川南看向交情甚篤的飛燕女俠,“妙真,你怎麽看?妙真,妙真……”

李妙真“啊”了一下,似乎才回神,反問道:“什麽事。”

楊川南把問題重復一遍,然後關懷道:“你怎麽了?”

“沒什麽。”

李妙真搖搖頭,腦海裏又浮現那個年輕銅鑼,半步不退,守在庭院入口的畫面。

悲壯又淒涼。

但真正讓李妙真念念不忘的,並非單純的畫面沖擊,而是她無論如何都沒想到,那個她以為好色無恥的男人,竟然能夠做到這一步。

在大家瀕臨絕境的時候,在其余銅鑼選擇吐納療傷的時候,真正站出來的卻是那個好色之徒。

巨大的反差所產生的沖擊感,才是最強烈的。

每次回憶他拄刀而立的畫面,李妙真就有些難過,也許經年之後,回想起今天的這一幕,依舊鮮明深刻。

“楊千幻呢?”張巡撫問道。

“走了,我留不住他。”姜律中說。

他有些遷怒楊千幻,只要想起三位下屬的犧牲,姜律中便會產生無能狂怒的情緒,憎惡自己,也會遷怒楊千幻。

盡管楊千幻有過簡潔的解釋。

自責和悔恨會伴隨他很長一段時間,直到歲月洗滌中解開心結,他才能與自己“相逢一笑”,把過去拋卻。

“他為什麽來雲州?”張巡撫皺眉。

姜律中搖頭。

突然,姜律中耳廓一動,扭頭看向漆黑的夜幕。李妙真慢了一秒,也隨之扭頭。

“來了!”姜律中沉聲道。

眾人當即奔出甕城,來到城墻上,極目遠眺,看見連綿的火光出現在遠處的黑暗裏,緩緩浮動,宛如一條流淌的河。

嗚嗚嗚……咚咚咚……

號角聲和鼓聲同時響起,回蕩在寂靜的寒夜裏。

靠著女墻打瞌睡的士卒,紛紛驚醒,抓起身邊的長矛、弓弩、盾牌等武器,進入作戰狀態。

李妙真站在墻頭,眯著眼眺望遠處,忽地一凜,喝道:“小心!”

話音方落,一道銀光破空而來,槍尖在空氣中擦出尖銳的嘯聲。

四品武者!

而且是巔峰的四品武者!

李妙真大驚失色,嬌軀緊繃,雲州竟然有這種品級的高手?山匪裏有這種品級的強人?

接下來的一幕讓她大吃一驚,姜律中竟主動迎了上去,不緊不慢的伸手去接銀槍。完全沒有應對強敵該有的嚴肅和警惕。

更讓她意外的是,那看似兇悍無匹的銀槍,實則綿軟無力,主動把自己送到姜律中手中。

李妙真凝眸看去,這是一杆沉重的銀槍,槍身的銀漆斑駁,透著歲月的滄桑,但槍尖寒光凜凜,血跡未幹。

比起她手裏的普通銀槍,這杆槍是真正的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