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宮室(第3/4頁)

面對耿氏迷惑的神色,宋嘉書道:“我說,現在的日子,挺好的。”

——

皇室要辦一件事情的時候,尤其是皇上親自吩咐的事情,效率是極其驚人的。

臘月初十,東六宮的妃嬪們已經各就各位,搬入了宮中。

唯有西六宮中翊坤宮暫且空著:年貴妃因小產未足月,太醫診了還是將養一月的好,於是定了臘月二十遷宮。

於是自打臘月十一起,前雍親王府眾人齊聚鐘粹宮,第一次給皇後娘娘請安。

此時‘父母亡,子女守三年孝期’,其實是二十七個月,故而天子守喪,以日代月,一般守足二十七日即可。這二十七日,是為停靈。自期滿,先帝爺的靈柩便從乾清宮由新帝和百官送出,停入景山壽皇殿殯宮,待欽天監算出的吉利日子,才能再次送靈入帝陵,徹底封墓。①

大行皇帝移入殯宮後,內外命婦和百官就不需要天天往乾清宮哭靈去了,故而今日,才算是雍正爺登基後,後宮妃嬪們第一次齊聚皇後宮中請安。

晨起,宋嘉書習慣性披著衣裳,往窗外一看,不免一怔。

這裏已經不是熟悉的凝心院了,而是紫禁城景仁宮。

“娘娘起來了。”不比宋嘉書還有些看不習慣這個院子,白寧改口已然改的很順溜。

見宋嘉書望著窗外,白寧就邊遞上漱口的茶,邊道:“晨起宮門剛剛開,內務府就打發小太監來送花房的冊子來了。等娘娘挑挑有什麽喜歡的花木,叫花房的匠人來給咱們宮裏換了。”

宋嘉書有些遺憾道:“這院子倒是闊朗,只是少一顆老石榴樹。”

白寧也跟著遺憾起來:“是呢。四阿哥每年都惦記著親手打石榴呢。”

白南帶著小宮女從外面端進熱水和銀盆面巾等物。宋嘉書見白寧白南已經一水兒換了宮裏的服飾,與旁的宮女別無二致,在這臘月裏,一身青綠的棉袍顯得有些單薄。

這一進宮,兩人穿的還不如從前在雍親王府,起碼那會子還有件大毛衣裳穿。

宋嘉書就道:“如今倒可憐你們得先這樣混著,等皇後娘娘的安排,各宮裏的宮女定等後,才好按著品級換衣裳。”

白寧白南相視一笑:雖然從格格變成娘娘,但主子還是這麽個脾氣。這給皇後娘娘請安的第一日,娘娘不說擔憂自己的頭面衣裳,居然還能想到她們這些奴才的份例。

白南感動之余,還不忘道:“娘娘,您現在怎麽還自稱我呢,您不但是一宮主位,更是四妃之一,是可以自稱本宮的。”

邊說著,邊跟白寧一起,圍著宋嘉書團團轉,將這位新鮮出爐的熹妃娘娘妝飾起來。

雖說還在先帝爺孝期,自不能花紅柳綠。但素服也有素服的穿法,實則越簡約的衣飾越考究。

宋嘉書見她們拿出了壓箱底的物件:上好的白狐皮做的雪帽和圍領,一串雙色碧璽珠子穿起來的壓襟,連著手爐都是最好的,不免道:“又不是去見什麽新人。”

今日見面的大家都是老熟人,誰沒見過誰啊。

這回不單白南,連白寧都堅持道:“娘娘,不一樣的,從今兒起,您可就是熹妃娘娘了,是僅次於皇後和年貴妃的妃子。”

白南嘟囔道:“旁人也罷了,只齊妃娘娘,從前她是側福晉,眼睛就往天上看。這會子她跟娘娘平起平坐,再不比娘娘您強了,您若是不一開始就拿出氣勢來,只怕她還要仗著資歷擠兌您呢。”

宋嘉書莞爾:“也是,做了熹妃,從此後,我再不用提著裙子跑了。”

白寧白南也不禁想起康熙六十年的大年初一,自家格格頂了李側福晉一句,然後拎起裙子來奪路而逃的樣子,不由一齊笑了。

是啊,從此後,再也不必這樣狼狽了。

宋嘉書原以為,自己經過白寧白南下死力的打扮,也就夠了,誰知見了齊妃,才知天外有天。

齊妃的打扮,可以用一句俗語來說明:包子有肉不在褶上。

一打眼,大家都是穿的差不多的素服,然而齊妃一伸手,兩只手腕上都套著一汪碧水一般的玉鐲,一見就是藏了幾十年上好的東西。再整一整壓襟的珠串,全都是價值與黃金等同的紫檀珠子。甚至在她捧著的手爐上,都結了一塊羊脂玉的墜子。

可以說,哪怕在孝期內,眾人頭上都只能是不超過一掌之數的素銀白玉的首飾,齊妃也發揮了自己全部主觀能動性,把其余能裝備的地方全部裝備了。

因年貴妃還未進宮,此時皇後娘娘左手下第一個座位就虛空著,宋嘉書坐了第二個,對面就是齊妃。

才開始請安不過一刻鐘的時間,宋嘉書就看著齊妃伸手端了八次茶,碧玉鐲子在屋外映進來的日光下,幾乎要晃瞎了宋嘉書的眼。

於是宋嘉書不免多看了幾眼齊妃的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