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第3/4頁)

“那……”允礽遲疑:“那,那我就講講?先拋磚引玉,然後大哥哥,弟弟們也都說說各自際遇?”

雖然他人在海外,卻一直關注大清。對所有人的情況,都是如數家珍。

可這聽來的,跟本人敘述的到底不同不是?

眾人無異議,齊齊落座,吃著烤羊喝著湯,輪流開講。

允礽從他還是胤礽的時候說起,到了哪些個國家,見到了什麽奇怪物事。又有什麽想法,怎麽跟胤禛聯系等等。

基本能說的,就都說了。

尤其遺憾皇考垂危,他拼死拼活地往回趕,終究還是晚來了一步,留下終身遺憾。

所以時至暮年,便兒子再如何勸說,他也依舊回來了:“原本我這‘死了’多年的,是不欲詐屍的。只想在皇考陵前度過最後一段時光,待到歸去。便煩請四弟命人將我化了,埋到皇考身邊去。”

“是四弟仁慈,反復規勸,才有今日一見!”

同想要再最後時光在京城度過,好與福晉葬在一處的允禔笑:“爺可沒有老二你這般波瀾壯闊。爺啊,就自請去了額爾古納河畔,守住咱們大清的北大門。”

“讓鄂羅斯人再不敢忖著朝廷鞭長莫及,邊時不時地偷偷摸摸搞點小動作。”

“謙虛了,謙虛了!”胤禛笑:“大哥這麽說,可實在過於謙虛了。你們父子倆在北疆這些年,不但兢兢業業,且立下許多曠世功勛……”

他這都開了頭,其余人等自然也都得跟上。

一片贊揚聲中,允禔擺手:“嗐,這不是職責所在麽?也虧了四弟心懷寬廣,肯給哥哥我這機會。”

否則像老三似的,便到最後解除了圈禁,也徹底告別了被提拔被重用。

不到五十就把自己給憋屈死了,可真是……

想想就讓人無限唏噓。

重量級人物麽,都是用來壓軸的。所以很理所當然跳過了已逝的老三、當皇帝的老四。直接到老五恒親王允祺:“讓大哥二哥笑話了,弟弟就是個無用的。”

“只能在宗人府,管些個雜事。連跟老九爭著奉養額娘都常搶不過他!說好的每人府中住半年,他總有理由半路就把額娘拐去,一年能在我府中留兩個月都是好的。”

胤禛扶額,因為這個,當年他可沒少給他們哥倆當調解員!

老七生來足疾,身體不大好,也走在了哥哥們的前頭。

倒是老八放開心結後,整個人都積極向上起來。眼看著都六旬的人了,頭不昏,眼不花。腰杆子還是那麽筆直筆直的,仿佛受到上天的特殊眷顧般。

這些年管過內務府,經手過戶部。

當了好些年的議政大臣,跟胤祥一樣,最是能讓胤禛委以腹心的存在。

老九全部的聰明都點亮在與經商有關的事情上。

對數字特別的敏感。

海運開後,負責統籌規劃這方面的他都好像是掉進米缸裏面的老鼠。在允祥跟弘昀的海軍支持下,不但將大清的商船開到了世界各地,還一起締造了大清水軍的強悍傳說。

老十向來緊跟他九哥,兩人打小地焦不離孟、孟不離焦。

老九跑去搞海運,他當然也跟著。

十二主管工部,十四當了軍機大臣。十五、十六、十七、十八等,也都各展所長。

在胤禛的居中調控,諸兄弟們的精誠合作下。

大清這些年越發蒸蒸日上,日新月異。以至於胤禛開口,就是一大串的表揚詞。把在場所有兄弟都誇遍,才舉杯向他們敬酒:“就如皇考當年所言,大清如此,百姓如此。”

“朕這個當皇帝的,日後便是下去見了列祖列宗,也可以帶著幾分驕傲了!”

寧楚格皺眉:“皇阿瑪還沒開始喝就說醉話了,還是這麽不討喜的醉胡話。女兒瞧著,您還是少飲酒,多喝點兒湯吧。”

接著,胤禛手上就一空。

酒杯被愛女拿走,轉手就又塞給他一碗湯。

現場馬上一陣吃吃笑,十四更直言不諱:“該,讓你胡言亂語,就該讓大侄女好好治治你!”

嗯,對!

皇上治群臣,大侄女治四哥這個皇帝。十三點頭,四哥越老越執拗,也就大侄女能勸得動他。

“何止呢?”十四咋舌:“你還記不記得?當年皇帝四哥聽信妖道讒言,服那害人的丹藥。群臣宗室等皆不能勸,還是大侄女拿著皇考當年給的小金牌入了宮。”

“踹了丹爐,將大把的丹藥塞給那妖道。讓她皇阿瑪眼見為實,服食丹藥的危險與害處。”

不然的話……

天知道還能不能有如今這雍正二十年的叫法兒!

後面這句過於大逆不道,十四並沒有訴諸於口。但是該懂的都懂,甚至允礽、允禔兩兄弟還當場給寧楚格鞠了一躬:“虧了大侄女這一番醍醐灌頂,將你那傻阿瑪救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