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第2/4頁)

“假的。”胤禛開口給眾人釋疑:“皇考心疼二哥,不忍他一生所學盡數被荒廢。二哥也有意出去瞧瞧,遂有了死遁之計。實際上,他與二嫂乘船南下,在廣州出海。”

“這些年周遊列國,不知道過得多精彩。他啊,甚至在呂宋那邊占了數個島,很給自己攢了點家底子。”

“連弘皙都走了他的路子,去那邊繼承島嶼當島主去了!”

哈???

所,所以,弘皙大侄子也還在??!!!

這話一出,允禵都急了:“四哥你這也瞞得太緊了吧?任由底下怎麽議論,都不帶給自己辯解一二的!搞得群臣私下裏議論紛紛的,還當你是心眼小,算舊賬,連個侄子都容不下呢!”

胤禛橫了他一眼:“這是能拿到台面上解釋的?再說了,誤會有時候也不是壞事。那段時間,朝臣宗室的不就一個勝一個的乖巧?”

嘶!!!

那不是前車之鑒在,等閑都不敢以身試法麽?

可是很顯然,胤禛並不關心他們心裏都怎麽想的。只要不拿到台面上來說,不影響到朝綱、皇室名聲等,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計。

倒是允礽一臉愧疚,撩起袍子就要跪。

胤禛趕緊把人扶起來:“自家兄弟,二哥可千萬別。雖然你們父子倆這死遁,確實給弟弟帶來了一點點的負面影響。但終究功大於過,若不是你源源不斷的資料,弟弟也下不了這一切改革的決心。”

“沒準兒還沾沾自喜,故步自封呢!等洋人那邊發展好了,船堅炮利地來搶咱們這塊大肥肉,大清豈不危矣?”

“從這一條上來說,二哥就居功至偉!”

眾人再度驚訝,真·打死也沒想到其中還有這麽一節。

倒是允礽本人淡然得很:“居太子位多年,一應待遇都只比皇考低一線。當年,我這也是享盡偏愛。結果卻不思忠君愛國,反而……”

“當初年幼,不知父母恩。漂泊在外的時候才真正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什麽,又錯過了什麽。只是往事已矣,再說愧悔也是無用。我所能做的,也只是將自己覺得好,大清可以學習借鑒或者改進的交給皇上。”

“噓!”胤禛以手抵唇,分外認真地道:“說好了,今日沒有君臣,只有兄弟。自康熙四十七年以來,咱們兄弟至今已經數十年未曾聚首。好容易聚到一起,只敘別情,不講君臣!”

“嗯!”胤礽重重點頭:“聽四弟的。”

“所以,我啊,充其量是個搬運工,重點還在四弟這個決策者上。再好的子房遇著個剛愎自用的主上,也照樣徒呼奈何。大清能有今日這般蒸蒸日上,都虧了四弟你心懷寬廣。”

“哎,是二哥真知灼見,樁樁件件,說得弟弟不能不贊同……”

哥倆商業胡吹的空档裏,其余人等:!!!

就已經開始腹誹:老四/四哥心懷寬廣?好家夥,原來心懷寬廣跟睚眥必報是同義詞麽?

要不然這解釋不了啊!

允禔木呆呆愣了好久,才狠狠一巴掌摑在允礽肩膀上:“枉爺偷摸掉了好幾回淚,每年五月初三都找地兒畫圈兒給你燒點元寶。感情你這混賬還活得好好的,倒是白賺了爺許多眼淚與銀子!”

再沒想到大哥還能這般關心他的胤礽愣,繼而大樂:“無妨無妨,大哥只當是給弟弟預存的。等來日弟弟下去了,也好不愁花用。”

“誰曾想,鬥了半輩子,最最惦記弟弟的,卻是大哥你呢?”

親自端了湯來的寧楚格笑:“民間有話,臭死一窩,爛死一塊。再如何,也是打小一起長大的手足弟兄呢!就好比侄女家的永玥跟永瑆,可見不得侄女偏疼幼子了。”

“時不時端著長姐長兄的架子,拿為了弟弟好的幌子欺負人。但這都是他們姐弟內部的事兒,外人若欺負他們弟弟試試?姐倆齊上陣,不不收拾得對方屁滾尿流,並讓所有人等引以為戒都不帶完的!”

別問,問就是我們的弟弟,只有我們能欺負這等聽了讓人發笑的理由。

“大侄女此話有理!”老哥倆齊齊點頭,接著允禔又頗為傲嬌地哼了一聲,轉過頭去。

看的允礽傻眼,讓大侄女投去求救的目光。

寧楚格笑:“二伯別急,大伯這也是關心您。您啊,就把這一別經年之後所發生的種種給他好好說說?”

“知道您過的好,他可不就安心了嗎?!”

會,這麽簡單的嗎?

允礽遲疑地撓了撓頭,允俄就已經迫不及待地狂點頭:“會會會,怎麽不會呢?非但大哥,連弟弟們都好奇極了。”

“想知道這一別二十幾年,二哥到底是怎麽過來的?又是如何從赤手空拳,打拼道一島之主的。”

聽著比他們在京城當一輩子老王爺可刺激多了啊!

他這話一出,老九、十三等都齊刷刷點頭,求知欲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