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3/4頁)

為朝廷稅收做出卓越貢獻的十四貝子財大氣粗,腰杆子特別的硬。

便是康熙面前都有據理力爭下的膽量。而他最見不得的,就是有人詆毀他的親親好侄女,懷疑她的能耐。太子這下,算是好巧不巧地,戳在了他的肺管子上。

於是慘遭回懟,很是被鄙視了下智商:“而且降低鹽價,不等於賦稅會變少。相反的,私鹽無利可圖,大面積減少甚至絕跡。所有的鹽稅都能上交到國庫中,總數上不知道能多多少呢!”

這幾年一年比一年難過,只琢磨如何坐穩太子之位的胤礽:……

是真的沒想過,短短數年時間,內務府的斂財能力已經優越至此。竟,竟能讓鹽稅變得可有可無般。至於官鹽降價,私鹽消失,鹽稅會不減反增的事兒,他倒也不是不知道。但,以前這事兒誰又敢想?

誰又能想到,當初讓所有人等鄙視不已、自甘墮落於廚藝小道的庶出格格還……

還真能用小小鍋鏟,炒出這般大的陣仗來呢?

胤礽咬牙,超想也給十四那混賬致命一腳。但前頭對老八那一踹,已經讓皇阿瑪大為不滿了。再者十四這混子可不像老八,不但不會乖乖挨揍,說不準還能給他來個先下手為強。

遂思量再三,也只能忍氣賠笑:“十四弟所言有理,但知易行難,其中總是充滿坎坷。”

“事關朝廷利益,社稷安危。便再如何千難萬險,也還是得迎難而上。縱然粉身碎骨,亦無懼無畏!”胤禎拱手,一臉的莊嚴肅穆。

聽得康熙連連點頭:“不錯不錯,十四所言極是。若所有皇子皇孫、文武百官都有你這用心與覺悟。眾志成城,勁兒往一處使,何愁大清不繁榮昌盛,江山不能長治久安?”

十四謙虛下跪:“皇阿瑪繆贊了,兒子只一顆忠心,一把蠻力罷了。”

“再如何舍生忘死,也掀不起好大風浪來。”

“遠不如大侄女雖在閨閣中,卻時時惦記為她皇瑪法分憂。且每次貢獻絕大,讓萬千黎民跟著受益。四哥前世也不知道在佛前燒了多少爐好香,才有緣分得大侄女這麽個好孩子!”

胤禛笑:“爺能理解十四弟的嫉妒。”

“畢竟爺一忙,不思飲食。寧楚格那孩子花樣翻新地張羅吃食,又哄又勸地盼著爺多用點。而十四弟你,想蹭個飯都難。心裏有落差,也是難免的!”

一句話,莫說十四拳頭硬了。

便康熙,都差點忍不住下令,將老四拉出去打一頓結實的!但是投鼠忌器,咳咳,好像有什麽不恰當?

總之為了照顧好孫女的感受,老四這頓打可以饒過去。

但與好孫女同往鹽場……

康熙擺手,給了再議兩字。可把原以為十拿九穩,再不會有半點差池的胤禛驚呆的!

趁著聖駕即將北巡這段反復懇求,將其中好處說了又說。

各種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無奈君心如鐵,任由他把嘴皮子磨破,最後也只得一句:“茲事體大,還需要從長計議。”

可把胤禛郁悶的,就不知道他還要計議個甚?

直到寧楚格再也受不了自家阿瑪的拖沓,拿著自己的專屬小金牌進了宮。連著在永和宮住了旬日,煎炒烹炸地好一陣忙活,結結實實給她皇瑪法做了十日的飯。期間還親手給他準備了些個方便小食等。

才終於哄得皇上龍心大悅,大方放行。

當然為了她們父女的安全故,康熙有調派人手重重保護的同時,還嚴格封鎖了消息。畢竟此事一旦成功,威脅的,可是全體鹽商與跟他們互相勾結官員的利益。涉及利益巨大,難保其中沒有些許瘋狂的。

皇阿瑪能為他們爺倆考慮的這般周全,胤禛心裏自然感激萬分。只……

這番將她愛女整整扣下十天的行為,還能真不是饞+酸?

嘖,堂堂一國之君……

胤禛搖頭,趕緊藏起了心中這很有幾分僭越的猜測。只再拜,謝過皇阿瑪的種種安排:“您放心,此番不管成與不成,兒子都一定做好調查、驗證工作。為您以後整飭鹽場提供詳實的資料。”

“若僥幸成功,兒子回來之時,就是向皇阿瑪報喜之時。”

“嗯!”康熙點頭:“公事上,你且盡力而為便是。鹽政問題積攢成百上千年,本也並非一蹴而就的事兒。倒是你,千萬千萬把寧楚格給朕照顧好。怎麽把孩子給朕帶出去的,就怎麽全須全尾帶回來。”

“但凡孩子有任何差池,朕都唯你是問!”

這話說的,讓胤禛無奈扶額:“皇阿瑪是不是忘了,那也是兒子的小棉襖、心頭肉呢!兒子就算自己粉身碎骨,也不帶讓哪個傷她一根手指頭的。”

就這,康熙也不是很放心。

臨時又多給加了數十個暗衛,還塞了個非常之時可以調動當地駐軍的令牌給他。讓好孫女為國盡忠,也要傾盡全力保障她安全的意思明明白白不帶有絲毫遮掩的,真不怪胤礽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