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2/4頁)

“鹽是百姓生活的必需品,長久沒有鹽的攝入,人會四肢無力、全身水腫、反酸燒心等頻發,嚴重影響到身體健康。士兵們若是長期缺鹽,更會造成兵力的大幅度下降,後果不堪設想。”

“自唐以後,鹽鐵官賣。因期間生產、運輸等,諸多艱難,產量也不是很高。所以官鹽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尤其瑩白如雪、不苦不澀的吳鹽。鹽稅收入,更是朝廷稅收重要的組成部分,關乎國本。”

“為保這國本不被動搖,朝廷出台了許多相關政策,比如鹽引制。可政策是死的,人心是貪的。巨大利潤之下,總有人鋌而走險。”

鹽商為了得到更多的鹽引層層賄賂,相關官員大肆貪汙。對鹽商掛著正經鹽商旗號,大行販賣私鹽之事視而不見。

官鹽貴,私鹽便宜大半。

巨大的差價讓百姓們趨之若鶩,甚至主動為不法鹽商遮掩。

以至於私鹽成災,屢禁不止,朝廷稅收損失嚴重。

便再如何下狠心整頓,殺得人頭滾滾,天地失色。也不過揚湯止沸,平安不過三五年,新一撥的不法鹽商又會迅速成長起來。

周而復始。

簡直是從鹽鐵歸公開始,就是橫在歷代君王喉頭的一根刺!

可現在不一樣了!

寧楚格傲嬌仰頭:“運輸上的事兒,我肯定無能為力。但我能制造出更好、更便宜的精鹽。唔,姑且就叫精鹽吧!精制的,比吳鹽更勝一籌,成本卻只是吳鹽的幾十分之一。”

“若能讓我去鹽場轉轉,沒準兒還能改進改進法子,讓鹽田的產量跟質量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從成本上讓它便宜下來。”

“有更好、更便宜也更合法,再不用戰戰兢兢買個鹽都擔心把腦袋買沒的精鹽在。私鹽的效率自然而然受制約,再從運輸、制度上想想法子。讓鹽之一道雖有利益,但絕不至於讓人冒著殺頭的風險。”

“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私鹽程度降低到最小甚至完全絕跡,算得上永除後患吧?”

“繼平價土豆之後,千家萬戶再度迎來平價鹽。支出大大減少,此消彼長之下收入日漸增多。能把銀子放到改善生活、送孩子開蒙讀書等,可不就是惠及萬民麽!”

胤禛一個字兒都沒改,只隱去了那段假話。

其余都原樣轉述給了康熙。

可把他歡喜的,都好像陰霾了許久的天空終於雲開霧散,露出和暖的陽光般。激動得拍案而起:“好,好好好!不愧是朕的乖孫女,處處為國為民。以一女子身,做了許多昂藏男兒亦無法做到之事!胤禛,你養了個好女兒啊。”

因愛女第壹仟零一次被誇贊的胤禛淺笑:“皇阿瑪謬贊了,哪有那麽好?”

“不過是那孩子舍不得兒子操勞,遂變著法兒的想替兒子分擔些。誰想著誤打誤撞的,還就有了這番成果呢!始料未及啊,始料未及。”

康熙怔愣,是怎麽也沒想到自家四兒子還有這般……

嗯,這般浮誇的一面。

其余有幸聽到了他這番似謙實炫之言時,更是恨不得一人一拳,打破他的狗頭。然怕寧楚格那個護爹的,會一個個把他們拉進黑名單,以後都拒絕蹭飯。也只能紛紛投去嫉妒的白眼,企圖用目光殺死他!

只胤礽臉上微笑,心裏恨火喧天。

又是這樣!

打從康熙四十三年,寧楚格那丫頭漸漸聲名鵲起,每一次他的翻車都伴隨著老四的崛起。差點害他丟了太子位的江南鹽稅事,也眼看著就要成為胤禛建功立業的裏程碑……

胤禛還是皇阿瑪親手指定的太子黨。

上次他被老八參奏的時候,卻也沒見他為自己說過哪怕半句話,如今更是要踩著這事兒高歌猛進了?

果然,他這才腹誹完,胤禛就一撩袍袖跪了下來:“兒子請旨,陪那孩子往四處鹽場瞧瞧。雖可能性很小,但萬一呢?若鹽產量、質量都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對於大清與百姓來說,都是大大的好事兒。鹽政糜爛,說不得真要漸漸而解!”

被放出來就一直裝熊裝乖的胤礽再也忍不住冷笑出聲:“四弟倒是挺能為民請命,但你也知道鹽政稅收是朝廷命脈。若鹽價下來了,鹽引取消了,這稅收又從何而來?”

他這話一出,胤禛還沒如何,十四卻笑了:“太子爺您這……”

“可真是說笑了!”

“如今的大清可不是以往的大清,從面條作坊、火鍋底料作坊與罐頭作坊等開始。內務府這生意做的,只風生水起四個字可表!如今又有了奶糖、奶粉、點心鋪子、普通裝輕輕茶、牛肉幹、反季蔬菜、玻璃等。”

“大大小小新涉及的行業就有十五樣之多,還有土豆的普及。從前的鹽政稅收可占全國稅收的大半,如今能算九牛一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