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3/4頁)

“到時候兵強馬壯、令行禁止的,就再沒什麽難關能難住咱們八旗精銳!!!”

說起這個,康熙就也一臉期待:“那,好孫女兒你覺得,你那個罐頭,真能達到你所說的那種效果?”

啊這……

寧楚格眨了眨眼:“孫女也是頭回研究這個啊!但反復實驗過好多次,就現在這款最靠譜。孫女覺得它能,但口說無憑呐。所以,孫女打算回去制作一批罐頭。”

“唔,每樣做個一千罐?”

“然後每個月拿出幾罐子來,看看是否有腐敗、變質等問題。等菜蔬類滿了一年半,肉類兩年。剩下的罐頭還都如原樣般美味可口,不就證明孫女這法子可行啦!”

就,沒有辦法的笨辦法。

卻聽得康熙連連點頭:“好孫女說得有道理,看來前頭也是做了番苦功的。好好幹,等你所說都實現了,皇阿瑪還給你進爵,讓你當和碩公主!”

這話一出,胤禛父女倆齊齊跪下:“皇阿瑪/瑪法三思!”

胤禛垂眸:“皇阿瑪這般愛重寧楚格,兒子這當阿瑪的怎不銘感五內,與有榮焉?但……這不到半年的時間,您都已經連升了她數級。朝野之間,已經有了些微議了。”

只是您對太子那明誇實則……

咳咳,那一張聖旨,弄得人心惶惶。接著又封十四為貝子,著他擔任內務府總管大臣。大招一個接一個的,倒讓人無暇揪著她個小格格說事兒了!

但和碩公主不一樣,那是嬪妃之女才能有的殊榮。讓她個貝勒之女當上了,不合規矩不說,還容易讓人浮想聯翩。

“對對對!”寧楚格也苦著小臉附和:“孫女只做了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兒而已,皇瑪法卻賞了又賞。長此以往,孫女會沒朋友事小。您給了好多瓊瑤,孫女可怎麽為報?”

見康熙一臉疑惑地看過來,胤禛忙笑。

把愛女那個投之桃李,報之瓊瑤的說法復述一遍。還告知他之所以破例下廚,成了這罐頭的‘發明者’之一。就是瞧著愛女日以繼夜的,過於辛苦。偏她還堅持著,想將罐頭帶進宮,當成給您的回禮。

當阿瑪的不忍心讓女兒失望,遂將女兒趕回去睡覺,他自己在灶間做了半宿的監工。

再不知道其中還有這般細節的康熙:……

滿心感動,又五味雜陳。

這許多皇子皇女中,若說用心最多,當屬保清跟保成。

當時恰逢三藩亂,宮中皇嗣頻頻夭折。如今序齒大阿哥的保清實則是皇五子,行二的保成是皇七子。行三的胤祉是皇十子,胤禛這個四阿哥實際上他的第十一個皇子。

前頭這十一個皇子,只長成了四個,近三分之二的夭折率。以至於民間謠言四起,說是先輩們打江山時殺戮太過,連累後輩子嗣不興。

屢遭喪子之痛後,他對每個健康成長的皇子皇女都抱有十二萬分的喜歡。

其中又以長子保清與他一手帶大的太子保成為最。

而現在……

只得了個和碩公主承諾的老四父女這般誠惶誠恐,唯恐自己做得太少辜負皇恩。連寧楚格個孩子家,都知道投之桃李,報之瓊瑤。

可那兩個不孝子,眼前心裏,就只惦記他屁股下面那把椅子!!!

瞧瞧老大要把胤禛踢出戶部,斷太子一臂。太子則咬牙切齒,恨不得要生撕了老大的德行。想想,就讓康熙火冒三丈,越發覺得胤禛父女的珍貴。

大手一揮,一通賞賞賞。

今天的寧楚格,也是被宮中幾巨頭們寵愛,收獲滿滿的一天!!!

父女踏著月色往回走,便皆無言,也自有一股子溫馨恬淡的氣息暗自流淌。直到拐角處,遇見眉頭已經染了一層霜白,明顯等候多時的太子。

不知道為什麽,寧楚格就覺得太子二伯看著她的眼光有些……

不善?

難道是太子妃二嬸也喝了輕輕茶許久,卻沒如願傳來好消息,以至於有些遷怒?但,她早八百年都申明輕輕茶不住孕,最近還弄成商標樣兒,特醒目地貼在瓶身上了!!!

再來遷怒,可太沒有一國儲君的基本風範了。

寧楚格如是想著,卻也為防萬一,默默琢磨著更能讓人信服,停止遷怒的說辭。結果……

就見太子二伯眉頭擰得死緊,半點沒避諱地直接說:“孩子孝順是好事兒,但好歹分分場合,有點顧忌。寧楚格你……”。

“算了,孤跟你個小丫頭說甚?”

“還是胤禛你多上點心,好生教教她。別一點禮儀規矩都沒,什麽場合都敢大放厥詞!”

“便你真是一片好心,也得仔細斟酌著。到底什麽話能說,什麽話不能。別自以為孝心、機智,倒把自家阿瑪苦心孤詣多少年攢的底子,幾句話就都給破壞殆盡!”

虧得今兒老九出息,還真做了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