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鳶燈風箏(二合一)(第2/3頁)

*

天快暗淡的時候,陳景在一群學童中從內書房裏出來,他擡頭去看,傅元青正站在內書堂的牌坊下,仰頭看天。

傅元青身形高挑,穿無補的纻絲青衣,暗淡的夕陽,在他周身勾勒出一圈模糊的榮光,讓他猶如仙人一般亭亭玉立。

他雙手負在身後,捏了一只精巧的風箏。

見陳景過來,便笑著問:“餓了麽?”

還不等陳景答話,他已經從懷中掏出一只精巧的食匣,打開來裏面是一只做成玉兔的糕點。那玉兔白胖粉嫩,栩栩如生。

“今日送往養心殿的點心,我讓下面特地留了一只。”他小聲說,“給你。”

他鮮少做這種假公濟私的事,說的時候還有些局促。

陳景拿著食匣沒吃裏面的兔子,問:“老祖宗下值了?”

“是啊。今日司禮監無事,便走得早了些。”傅元青給他看手裏那只風箏,“我帶你放風箏去。”

司禮監往南走兩個胡同,便是禦馬監的內草場,如今馬兒都回了馬廄,空蕩蕩的,一個人也沒有。傅元青讓陳景抓著風箏攤開來,中間有宣紙糊著的機擴,可以放入油燈而不倒。

傅元青從懷裏又拿出兩盞凝脂做得燈,用火折子點燃放進去。

整個鳶燈風箏便亮了起來。

此時天全黑了。

他們在黑暗中等了會兒。

陳景安靜著,傅元青便忍不住伸手尋他:“陳景。”

接著陳景那帶繭的手便握住了他:“我在。”

“你莫急,我們等等。”傅元青說。

“等什麽?”

“等風。”

“好。”

果然片刻,風起了,吹開了雲層,月亮露了出來,照亮了草場。

兩個人所視正是對方眼簾。

傅元青笑了,他拽緊了手中的線,只跑了幾步,便被拉滿,傅元青說:“陳景松手。”

陳景不松。

風又大了一些。

“陳景,松手。”傅元青說,“此時風正好,再不松手,便來不及了。”

陳景應了一聲,擡手松開,線被拉滿,傅元青急放,那鳶燈風箏一下子飛上了天。它在黑夜裏閃爍著光芒,猶如一團螢火緩緩升起,遙遙看去,像是與月光一般皎潔。

“好看嗎?”傅元青問。

“好看。”

“這本來是京城裏的風箏張呈上來的,準備留著今年元宵放。沒想到元宵大雪,便在庫裏扔著。我今日閑來無事,去翻了出來。”傅元青道,“沒想到這麽好看。”

傅元青輕拉慢拽,把風箏穩定在了半空中。風吹來,風箏上面做好的風口就發出鳴叫,似孤鳥悲鳴。

又過了一會兒,風更大了,不知道哪裏的雲被吹了過來,月亮在其中時隱時現。

風箏被吹得上下沉浮。

“收了吧。”陳景說,“不然便收不回來了。”

他話音未落,那風箏線已然崩斷,呼的一聲,鳶燈風箏被吹到更高的地方最終飛得遙遠,變成了如星星一般的一個亮點。

傅元青拿著手裏的線軸,怔怔看著,最終有些遺憾的嘆息一聲。

他的嘆息有些柔軟,陳景忍不住對他說:“老祖宗若喜愛,讓風箏張再做一些送入宮裏好了。”

傅元青搖了搖頭:“你不懂。鳶燈風箏極難做,風箏張一年也就只能做幾只。每一只都是獨一無二的。”

他緩緩把殘線收起來,振奮了下精神,笑著說:“回去吧,我讓方涇備好了飯菜。”

“好。”陳景道,“都聽老祖宗的。”

*

二人下車入傅元青私宅,已察覺出不同。

周遭仆役都沒不在,方涇也不見身影。

是曹半安給開了大門。

他也不如內,只在門口躬身迎了二人入內。

聽濤居大門開著,遠遠便瞧見堂屋從未有過的亮堂,兩個紅燈籠掛在屋檐下,顯得有些孤寂的喜慶。堂屋內放了一桌酒菜,條幾上擺著一對龍鳳燭。

陳景走到門口看清這些,腳步一頓:“老祖宗這是?”

“每次雙修後,我便應允你一個願望。”傅元青說,“一直以來,便有一個未曾完成。”

他從桌上拿起兩只純金簪花,一直斜插在陳景發髻上,另一只別在自己耳邊,又拿起大紅繡球。

“你說要同我做夫妻。”傅元青笑道,“我這般的人娶不得妻亦嫁不得夫,只能給你這些。你可願——”

“願意。”陳景沒等他說完,啞著嗓子道,“天地可為媒,我願意與蘭芝結發。”

他從傅元青手裏接過繡球的一端紅綢拽著,對傅元青說:“一不拜天地,二不拜高堂。我自願與你結發,不論夫妻。只對拜。”

“好。”傅元青眼中含淚,笑道,“好,夫妻對拜。”

他倆雙手抱拳,一揖到底。

擡手相看,又揖。

傅元青撩袍子跪地,陳景亦跪地,二人相對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