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第2/4頁)

系統騰地亮了一排小紅燈:“真的?”

“真的。”俞堂說,“想買什麽就買什麽,買一倉庫泡泡糖。”

系統瞬間動力十足,氣勢洶洶地回去翻交易記錄。

俞堂給它隔空加了個油,調出後台,點開了系統找出來的那份文档。

……這是一個完全非法的研究所。

它依托在私人科技公司下,靠著背後的勢力庇護,暗中進行那些沒能通過倫理審查的人體實驗。

封青接受的所謂“改造”,就是其中的一項。

通過特殊的生物電刺激實驗體腦域,促使精神力發生變異,獲得突變的新能力。

封青被送去接受的,是一項慘無人道的人體實驗。

……

俞堂把那份文档的內容從頭至尾看了一遍。

穿書局下轄無數個平行世界,在許多星際世界裏,原本就有精神力的相關設定。

人類可以操控精神力、可以用精神力攻擊,或是因為精神力的變異而擁有了異能。

由於精神力的存在,這些世界的維度會比他現在所在的這種世界稍高,能夠獲得的宇宙資源也更多。

用特殊生物電刺激人體腦域,的確有可能導致精神力變異——但因為這種行為實在太過危險和殘忍,早就被倫理審查徹底駁回,在聯盟官方是被嚴厲禁止的研究項目。

即使有勢力在暗中庇護,也只有在這種邊緣的小行星帶,才能建立起這種喪心病狂的實驗室。

這個實驗室已經存在了幾年,大部分實驗體都相對成功,有人變得過目不忘,有人擁有了超強的心算能力,甚至有記錄出現了能用精神力隔空移物、透視、依靠精神力進行攻擊的個體。

封青的精神力沒能在實驗中出現任何變異。

養父母也因此對他徹底失望,終於在封青十三歲那年,再次遺棄了他,把封青退養回了孤兒院。

封青的年紀太大,已經不能再在孤兒院裏吃白飯。

他邊上學邊到處打工,晚上就在孤兒院裏的孩子的接應下偷偷翻回去睡覺。這樣撐了幾個月,在一天放學時,忽然被人攔在了樓道裏。

他認得這個人,對方是比他高一年級的學長,姓鐘,叫鐘散。

鐘散的父母是他養父母的鄰居,在他小時候,鐘散去他家給他補過課,封青還悄悄送了鐘散一個小木頭人。

後來鐘散一家搬走,兩個人就沒再見過,沒想到中學居然又分到了一個學校。

他被鐘散強行拽回了家。

鐘散的父母常年出差,家裏只有鐘散一個。鐘散就把客房收拾出來,讓封青住在家裏,自己弄飯給封青吃。

鐘散的性情冷清,話也少,對他卻很溫柔。

封青的成績還是不好,鐘散也不強迫他學習。

封青喜歡做手工,擅長拼圖和積木,對空間架構有超乎尋常的敏銳,鐘散就手把手教他怎麽用電腦軟件建立出三維模型,再用3D打印機打出來。

封青趴在鐘散的書桌上,興致勃勃地擺弄電腦,又悄悄擡起頭看。

他看見自己小時候送的那個木頭人,一直都放在鐘散的桌角。

……接下來的故事,和大部分故事裏為人所熟知的發展沒有什麽不同。

鐘散和封青順理成章地一起上學,一起長大。鐘散順理成章地喜歡上了封青。

然後封青死在了十七歲那年。

死於那次改造的並發症。

……

到這裏為止,就是俞堂當初沒能通過的那場實習考核的全部內容。

也是被終端機惡意隱匿下的全部內容。

實習期間,員工會被屏蔽所有原始記憶,不記得自己是誰,不記得自己的過往,完全代入角色、經歷角色的人生。

俞堂是真的作為封青死過一次。

俞堂接手這本書的時候,就已經被困在了別墅裏打遊戲。他到現在也不了解,封青是怎麽活過來、怎麽失去名字變成13號,又是怎麽被當做商品交易給了這本書的主角的。

俞堂甚至都不知道這本書的主角叫什麽:“有主角的人物小傳嗎?”

系統剛提交了索賠申請,翻出主角設定,在光屏上打開。

俞堂和系統一起湊在光屏前:“……”

……

這是個來自命運無比惡意的玩笑。

這本書的主角,是成年後的鐘散。

鐘散的父母都是聯盟警署的搜查員,封青死後的第二年,鐘散的父母也在一次調查任務中被滅口,只來得及留下了一部分絕密的調查資料。

鐘散從這些調查資料裏得知了一切。

之所以一直有成功的變異者出現,卻沒有引起聯盟的任何警覺、沒有導致任何動蕩,是因為這些變異者根本就沒有被投放回去。

被放出研究所的,只有像封青這樣遲早會死亡的失敗品。

實驗成功的變異者,都被投入了一款大逃殺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