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日本的明德四年,對於如今日本的真正主宰者足利義滿來說,這是一個幸福度極高的年份。

在去年,他結束了日本長達半個世紀的南北分裂,讓國家重歸統一。

而在今年的四月,一直妨礙他的上皇後圓融天皇終於歸天,如今在皇位上的是一直信任崇拜他的後小松天皇,左右丞相皆是他的親信,日本最強的武裝力量在他手中,對於如今的足利義滿來說,這個國家已經沒有什麽能夠阻止他了,也沒有什麽聲音可以反對他了。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足利義滿很快就可以追隨前人的腳步退位了,然後把將軍之位讓給自己才八歲的兒子,自己出家為僧,他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政治抱負,也該是時候滿足自己的個人愛好了。

在日本,皈依佛教是一件極為時髦的事情,此舉可以有效促進皈依者本人在民眾心中的形象,就有些像現代做的慈善一樣。

哪怕大部分人都知道做慈善其實對於企業而言是一種合理的避稅手段,但看到政治人物或是企業家熱衷於做慈善的話,還是會有一種他良心這麽好,一般不會是壞人的想法。

這一絲絲的善意和好感,在很多時候就能左右一場政局。

和天皇爭權奪勢,並且在這場角鬥之中取得完美勝利的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滿也非常想要塑造自己淡泊名利的形象。

反正日本的禪教並沒有什麽嚴格的戒律,出家並不影響他操持政務,也不影響他尋歡作樂,休息一下還能獲得心靈上的寧靜,一舉多得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但計劃永遠跟不上變化,就當足利義滿打算翻開自己人生的新篇章時,他忽然得到了大明的船隊已經抵達,並且向著平安京方向進發的消息。

說實在的,這兩年足利義滿對於大明那簡直是又愛又恨。

重新建立起朝貢體系關系的大明的確給日本帶來了不少好處,但頭上突然多了一座大山的感覺實在是太討厭了。

尤其是這兩年大明越來越難忽悠了,他們一改之前錢多人傻的土財主形象,先是派遣了駐日本的使節團,其後更是依靠這一層的關系三番兩次向日本抗議倭寇一事,逼得足利義滿不得不明令禁止劫掠大明。

要知道在日本從事倭寇這個職業的可不是一兩個人,這種高風險但來錢快的職業已經成為了很多地方勢力私底下的正當職業。

足利義滿這令一下,無疑就是和這些勢力結了仇,於是這些年來罵他是大明走狗的聲音一直不絕於耳,直至去年南北統一才稍稍好了一點。

但更糟糕的是,足利義滿千防萬防還是被對方發現了天皇的真正含義。

在唐國滅亡之後,派遣大量遣唐使學習中土文化的日本沒少拿著自己是唐國的文化後裔以及真正傳人來說事,天皇這一稱呼便是有效的力證之一。

自唐滅亡後,天下有這個稱呼的就只有日本的天皇了,但就像是當年的唐朝就對此稱呼不滿一樣,大明顯然也不能接受藩屬國的領頭人自稱為皇。

此前,靠著翻譯的不同,日本一直在筆頭上對這一稱呼加以粉飾,翻譯為王,但這種事瞞得住一時瞞不住一世,長期駐紮日本的大明使者很快就發現了不對勁,深入調查後立刻上書洪武帝。

洪武帝自是極為火大,降下雷霆之怒,派遣禮部攜書信命令犯了僭越之罪的日本國民立刻將天皇改為王。

此舉惹得他們被隔壁的朝鮮國好一通嘲笑,大家都是沒有得到封號的失敗者,也不知道他們哪來的臉來嘲笑日本。

但這也不算什麽,讓足利義滿頭大的是此舉也引來了國內反明的呼聲,並且還有人稱呼足利義滿是賣國賊。

這讓當時總體政策為拉攏明朝以獲得其對於北朝支持的足利義滿相當為難,很有些裏外不是人的味道。

好在因和明朝的貿易關系獲得利益的人大有人在,看在這些利益的份上,真正有權力掀起浪濤的人都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反正天皇的稱號與他們武族並沒有太多的關系。天皇的神權不可侵犯?所有人都要去保護?呵呵,在如今的室町幕府年代來說,這已經成為了笑話。

有權勢的人沒有作聲,加上去年日本南北朝實現統一,這可是足利義滿的大功勞,如此他才沒有被大規模攻訐,否則就算權勢滔天如他也要為此頭痛一番。

而且因為統一,明朝以觀察藩屬國政權交替為由設在日本的使團自然沒了其存在的意義,在去年年末的時候回到了大明。

一時間,足利義滿只覺得天朗氣清世界和平。

但是……

……這不剛走嗎,怎麽又來了?

就很煩,但是煩也不能說,誰讓那是隔壁大明。

為了商路,為了名正言順,為了幸福的生活,就只能笑眯眯地派人前去迎接,並且讓人在沿途叮囑,做好各方工作,絕對不允許有什麽不該泄露的消息傳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