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2/5頁)

不過最讓他們流口水的還是……

“明人的船是大船,在我們這邊的海灣是沒辦法自己停靠入港的,所以都要勞工去把他們拉過來。我聽說他們給的賞錢特別豐厚,若是遇到手松的,可以讓我們半旬不用出海。”

“只可惜他們很少會派人到日本來。”漁民嘆了口氣,“否則我們也能多撈點好處。”

“那他們為什麽不來日本啊?”三郎忍不住插嘴問道,“我們日本的好東西有很多,那些黃毛紅毛的每次來都要買好多東西呢。”

“你小子知道什麽。”漁民伸手擼了他一下,“他們來我們這兒買的是什麽?”

“絲綢啊。”這大家都知道。

“那這些絲綢哪兒來的?”

三郎眨眼睛了,有些茫然道:“還能哪來的……我們自己織的唄。”

“笨,這些絲綢是明國來的。”這明顯是懂行的人了,“絲綢是用一種叫蠶的動物吐出來的。這種動物特別嬌貴,冷熱都受不了。我們這地方的氣候不適合它們生存,我婆娘也養過,每次都是一不當心就會死亡。就算養活了,吐出的絲質量也完全不行。所以,我們的絲綢大部分只供給那些商戶穿,貴族們穿的都是明國的絲綢。”

“我們的綢緞忽悠忽悠那些西洋人還行,但是要賣給明國,你覺得可能嗎?而且我們這裏是北朝,大明的皇帝不承認我們,根本不會派使團過來……”

“噓,這你都敢說,不要命了嗎?”除了少數幾人有些茫然為什麽他們是北朝大明人就不來外,知道的人紛紛出言呵止。

“哎喲,我這嘴,你們都當做沒聽到啊,沒聽到。”

三郎頓時啞然,還沒等他想明白這其中有什麽關竅,就看到衙役往他們手上發了一根碗口粗的麻繩,示意大家拉拽。

眾人在號令聲中一點點往後拉拽,一入手就有幾個漁民喊道:“這麽沉?”

“閉嘴!”衙役的態度非常不好,他瞪了那人一眼,哼道,“用點力氣吧,那是大明的使者團,越早拉進來,你們的好處就越大。”

眾人頓時驚呆了,有不少漁民都發出了興奮的驚呼聲。

“快低頭,別說話。”一個漁民拍了個頭瘦小的三郎一下,示意他將頭低下去,別讓衙役發現自己是混進來,這時候能混一份賞錢就混一份,“他們的船特別大,所以很沉,但是出使團給的賞錢也最大方,你小子走運了。”

三郎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如果真的能分到那麽多錢的話,他想要為母親和妹妹扯一點布料,已經到了夏天,可怕的秋冬就不遠了,必須要早點做好準備。

就在眾人交替使勁、口號喊得震天響時,大明寶船的身影漸漸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裏。

這是多麽可怕的海上巨獸啊!

光是船上的船帆就仿佛能夠遮蔽住天空一樣,他們居然還在船艙上建了城樓,我的天哪!大明的船居然比他們這兒的山還要高。

三郎看得目光有些呆滯,手下不由一松,他身後的漁民頓時吃勁,立時罵出了聲來,三郎趕忙重新捏緊麻繩。

船舶靠岸的這一邊是最難拉拽的,因為這時候船基本沒有了浮力,所有的動力都來自於漁民的拉拽力量。

就不能換艘小船嗎?眾人紛紛吐槽。

他們不知道的是,同樣的提議南朝那邊早就在雙方還處於蜜月期的時候提出了,不過大明那邊不予置否,最後他們也只能悻悻地縮了回去。

日本也很無奈,他們又不敢硬氣表示我們這兒的小港容不下您的大船,只能每次都派大量人力拉船。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大明出使的官員心裏也苦啊。

真不是他們不願意換小船,實在是小船承載不了他們需要攜帶的東西啊。

日本所使用的馬匹都是小短腿,而明朝派來出使的使者,別的不說,相貌身高氣度均是一等一的。

本來要來這窮鄉僻壤出公差,大家就已經很不開心了,還要讓1米8乃至於1米9的壯漢蜷縮在肩高不到1米2的小馬上,著實有些不得勁。

所以,如今明朝的使者團隊皆是自帶馬匹。既然帶了馬,草料也得帶上,日方提供的馬草要是被大明的馬匹看到,那是要撩蹄子的。

加上還有宗主國所必帶的儀仗隊、賞賜、護送陛下寶信要攜帶的護衛隊,種種累加,就算換也換不了多小的船,估計還是沒辦法靠港,不如還是別麻煩了。

無非也就是進出港口的時候稍微麻煩一點,反正對大明的使者們而言,都是在船上等待,影響也不大。

至於賞錢……兩地物價不一樣,日方覺得很巨額的賞錢在大明只能說是並不算高,雖然洪武帝批復的差旅費很少,但這點錢還是可以負擔的。

不過比起以往出使團隊那漫不經心收個船帆就悠閑等待的模樣,這次大明使團的態度明顯好了不少,他們甚至還會耗費力氣調動船帆利用風向減輕漁民們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