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山城(第3/3頁)

二十名蝦夷輔兵住的略擠,陸寧,九名正卒,兩名侍大將,四人住一屋,又恰好多了一間屋子,陸寧便自己住一屋,不管如何,和這些多少天也不見得洗澡的多個軍漢擠一個房間的話,陸寧實在有些受不住。

經歷數場戰事,九名正卒也好,兩名侍大將也好,簡直將陸寧奉做神明,是以,陸寧便是搞特殊化,他們也認為理所應當。

現今,說中原語言更結巴的,又多了兩個侍大將,王盛重和王敏行,陸寧稱呼他倆“二王”,這花名也漸漸流傳開來。

齊軍標準的一日三餐,在現今的東瀛來說,這是很了不得的。

午餐是芋頭和魚,都是蒸的,真正日本習俗了,食材便宜,又不浪費柴火。畢竟米是奢飾品,富裕階層才能享用,雖然說新唐城裏便是最低級的侍武士,說起來也是特權階層,但畢竟沒在此地站穩腳跟,食材還是省著點好,何況山下町即將遷徙來大量跟隨陸寧作戰的足輕,陸寧準備抽取的糧租,自要比東瀛豪雄們抽取的少一些。

九名正卒,都是北方部落出身,應征入伍後又噸頓好吃好喝,所以,本就強健的他們越來越肌肉發達,現今數日不見畜肉,雖說有魚吃,但和畜肉帶給人的滿足感完全不同。

是以,有幾個家夥就愁眉苦臉起來,絡腮胡大漢馬達山唉聲嘆氣,“頭兒,我,嘴裏,淡出鳥兒!”

這話,倒是學會了。

陸寧就笑,說:“再忍忍,明天我帶你們去打獵。”

山城北部,便是遼闊無比的山林,獵物很多。

不過,楊業提議輸運些家畜來著人飼養,陸寧現今,明白了什麽意思,自己宣撫營人少還好說,經常去打打獵開葷,鎮東軍卻不能這般解決肉食問題了。

說起來,歷史上東瀛人養過豬,現今卻已經絕跡,要到明治時代才又重新興盛。

也不僅僅豬肉,日本人現今就是不吃畜肉,不過打獵的野味肉食倒是吃。

陸寧吃得一向清淡,倒是忘了這一節。

聽陸寧說去打獵,幾名正卒立時歡呼起來。

蝦夷奴,有吃的就行,他們飯量大,每天三頓吃的很多,在被齊人征召前,他們從來沒有過這般每天都能吃飽肚子的生活,早就滿足的不行,哪管吃什麽。

二王侍大將,生活也比以前有所提高。

只有北方部落來的宣撫卒,他們本來在部族就都有些小身份,不然也不會長得如此健壯,每天吃素吃魚,自然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