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2/4頁)

毫無笑意的哈哈一笑,顧青起身拂了拂衣袖,道:“多謝邢刺史款待,本侯告辭。”

邢深亦面無表情地起身:“下官恭送侯爺。”

說著“恭送”,邢深卻動都沒動,能站起來似乎已是他最大的禮貌了。

顧青仍微笑著走出堂外,跟在後面的韓介滿腹怒火意難平,轉身朝邢深冷笑一聲,剛準備開口放兩句狠話,被顧青眼疾手快捂住了嘴。

……

走出刺史府,韓介憤憤不平道:“侯爺剛才為何攔住末將說話?”

顧青嗤笑道:“你能說什麽?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韓介眼睛一亮:“好句子,說到末將心裏去了,剛才就應該說這句。”

顧青懶懶地道:“長點心吧,這句話是退婚專用的,用在此處不合適,再說,我雖是少年,但我一點也不窮。”

韓介走了兩步,加重了語氣道:“侯爺,那姓邢的刺史鬼話連篇,鄭簡絕非逃兵,他分明是想扣住人不放。”

顧青點頭:“我也相信他不是逃兵,我們現在要弄清楚的是,他為何要拿住鄭簡,為何要撒謊說他是逃兵,找到原因才能找到解決此事的根源。”

“咱們接下來怎麽辦,請侯爺吩咐。”

顧青想了想,道:“首先,派個人回長安,找李十二娘,請她幫忙打聽這位刺史的靠山是誰,要想拿捏他,靠山才是他的命門。”

“是。”

“其次,派一些親衛出去,散落在這商州城的大街小巷,逛街也好,酒肆廝混也好,少說多看多聽,民間市井關於商州刺史的風評全都記住,回來稟報於我。”

“是。”

顧青悠悠呼出一口氣,道:“最後,帶我去見鄭向和他的老母。”

鄭向和他的老母住在商州城一條暗巷的民宅裏,民宅很簡陋,四面被別家的宅子圍住,彎彎繞繞曲徑通幽才走到。

留下幾名親衛在外面把守望風,顧青走進院子便見到形容憔悴的鄭向,正攙扶著一位老婦人,見顧青進來,鄭向眼眶頓時紅了,撲通一下跪在顧青面前。

“謝侯爺親自為小人奔走,小人……”

顧青將他攙起身,溫和地笑道:“遇到了事我便不是侯爺,而是你們的袍澤兄弟,不說客套話了,這件事還沒解決,要盡快,遲則生變。”

旁邊的老婦人面容滄桑,眼神卻無比剛毅,打量了顧青一眼,屈膝行了個福禮道:“老婦拜見侯爺。”

顧青急忙扶住她,笑道:“這位嬸娘莫多禮,哪有長者對晚輩行禮的道理,折煞晚輩了。”

老婦人嘆道:“能給侯爺當親衛,向兒好福氣。侯爺如此尊貴的人物,竟為了區區一個親衛而親自從長安趕來,足可見侯爺待部曲之真摯,老婦早已囑托了向兒,往後在侯爺一定用心護侍,若遇危難,縱為侯爺殉身擋死亦在所不惜,侯爺這般人物,大唐若能多幾個就好了……”

顧青苦笑道:“嬸娘莫隨便說什麽生啊死的,咱們都不死,都要好好活著,此事若了,鄭家兄弟娶妻之事包在我身上了。”

老婦人露出憂愁之色,嘆道:“簡兒被刺史府拿進大牢,也不知何時放出來,他們太過分了,不但不給撫恤,還將為國流血征戰的兒郎抓起來,官府如此作為,老婦深悔將兒子送去從軍……”

顧青轉頭望著鄭向,道:“你兄長被拿,你是何時趕到商州的?”

鄭向道:“小人三日前趕到商州,臨行前向韓將軍告過假的。”

“這三日裏,你在洛南縣或是商州城裏做過什麽事,對官府的人說過什麽話?”

鄭向想了想,道:“小人聽聞家中出事便向韓將軍告假,待小人趕到商州城時,兄長已被刺史府拿入大牢了,小人什麽都沒做,也沒見過官府的人,知道兄長被拿後,小人情知無法解決此事,馬上請同鄉向長安送信,請韓將軍過來……韓將軍待我等袍澤如兄弟,以往遇到無法解決的事袍澤們都是請韓將軍幫忙的。”

顧青疑惑道:“那就奇怪了,你兄長被拿是一回事,可你什麽都沒做,刺史府為何要拿你?”

鄭向回憶許久,神情遲疑地道:“或許,或許……刺史府以為小人知道些什麽內情吧……”

顧青眼睛一亮,道:“你知道什麽內情?”

“兄長半年前從安西都護府歸鄉後,小人曾告假回家一趟,與兄長聚了一次,那一夜小人和兄長都飲了酒,兄長半醉之下跟我說,他知道朝廷對歸田的傷兵有撫恤,但他……完全沒指望過官府會把撫恤給他。”

“為何?”

“兄長說,他在安西都護府從軍時,營裏有幾個同鄉,後來幾場大戰,同鄉死了幾個,傷了幾個,傷的那幾個歸鄉了,兄長回到家鄉時找過他們,他們也過著一貧如洗的日子,據說洛南縣衙沒給過一文的撫恤,那幾位老兵也去鬧過,但縣衙對待他們十分粗魯,甚至將安西都護府開具的從軍官憑撕毀了,然後將他們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