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最後堡壘(第3/4頁)

張懷玉的廚藝很糟糕,顧青走後她嘗試過自己做飯,可惜做出來的東西太難吃,張懷玉嘗試兩次後果斷放棄,她發覺自己做飯簡直等於急性自殺,一次就死。

後來張懷玉過上了吃百家飯的日子,每到吃飯的時辰,村民們便熱情邀請她去自家吃飯,張懷玉幾乎吃遍了全村,最後得出結論,秀兒母女家的飯菜最合她的胃口,於是她決定在秀兒家搭夥,扔了一塊銀餅給母女算是夥食費,母女拒收,快給她跪下了,張懷玉還是堅持要給。

在石橋村的生活如同度假般輕松,山上的瓷窯不需要她插手,自有馮阿翁他們打理,張懷玉每天的活動便是飯後在山村周圍的林子裏轉悠,然後檢查一下瓷窯柵欄是否松動。

後來張懷玉發現馮阿翁在教村裏的少年們操練和列陣,她興致勃勃地看了幾天,糾正了一些不正確的動作,最後索性自封為教頭,與馮阿翁一同教少年們操練,馮阿翁教戰場列陣合擊之術,張懷玉教個人的槍棍兵器技藝,二人同為教頭,把少年們練得生不如死。

不僅是操練,村裏的學堂張懷玉也沒放過。她雖是庶出之女,但畢竟是宰相門第出來的子女,論學識論詩書文章,張懷玉比學堂那些落第的書生們強。於是少年們每日操練過後還得被張懷玉趕進學堂裏,被逼著識字讀書。

張懷玉則像個教導主任,手裏拎著一根棍子來回巡視,發現有走神的上前便是一通棍棒教育,少年們試著合起來反抗過,無奈武力值相差太遠,反抗被張懷玉毫不留情地鎮壓了,從此以後張懷玉在石橋村的少年們心裏樹立了絕對的權威,威嚴之盛,絲毫不遜於當初顧青在村子裏的地位。

大半年的日子,張懷玉便是如此度過的。

下午時分,天氣有些陰郁,冬天的山村尤為寒冷,入冬時節,農事皆休,山腰上的瓷窯仍在熱火朝天地幹著,山下的婦孺們則貓在家中,燒著炭火圍在一起七嘴八舌議論東家長西家短。

張懷玉一身農婦打扮,瀑布般的黑發挽起結髻,用一塊青色的布巾包住,她正坐在堂內靜靜地烤火,旁邊的馮阿翁一臉小心忐忑,欲言又止。

“阿翁有話快說,我耐心有限。”張懷玉語氣淡然地道。

馮阿翁咧嘴笑了笑,他已習慣張懷玉的淡漠性子,初時只覺得這姑娘難以接近,接觸久了以後便發覺她其實是外冷內熱,不在意她表面的冷漠態度的話,她其實是個挺好的姑娘。

“呃,懷玉啊,今日山上有點冷,說話便入冬了,村裏那些小子托老漢跟你求個情,今日是否不必操練了?讓小子們歇息一日吧。”

張懷玉面無表情道:“不行,半個時辰後開始操練,風雨無阻。”

馮阿翁苦笑道:“其實當初操練那些小子,是因為瓷窯有人覬覦,怕村裏進了歹人無力反抗,是為自救之舉,如今瓷窯已被列為貢窯,整個蜀州都無人敢動咱們瓷窯半分,依老漢看,那些小子們不用操練也罷……”

張懷玉扭頭看著馮阿翁,淡淡地道:“阿翁,你若是如此看待操練之事,我不得不說當初顧青所托非人了。”

馮阿翁愕然道:“為何?”

“顧青當初托你操練村裏的少年,難道僅僅只是為了保護瓷窯嗎?”

“不然呢?還為了什麽?”

張懷玉嘆氣:“當然不止於此,石橋村當初是個什麽模樣,顧青辦起瓷窯後又是什麽模樣,阿翁你應該最清楚。這一年多來,村裏老少婦孺們日子越過越好了吧?再也不必為生計發愁了吧?”

馮阿翁茫然道:“是啊,越過越好了。”

“日子過好了,莫忘了是誰讓你們過上好日子的。”

“當然是顧青呀,只是……這跟操練有何關系?”

張懷玉淡淡地道:“顧青遠在長安為官,然而官場之兇險,你們無法想象,或許有朝一日他會被人算計,會被罷免,會一無所有狼狽地回到石橋村,那時,石橋村仍是他的家,仍是他的後盾,是他最後的堡壘與退路。村裏有文有武,兵強馬壯,他若欲再起,石橋村可給他一切,從謀士到武夫,皆可為他所驅使……”

盯著馮阿翁的臉,張懷玉的語氣漸漸加重:“顧青當初為何要操練?為何要辦學堂?阿翁以為他僅僅只是為了瓷窯?我為何不跟隨顧青去長安,反而要留在村裏?阿翁以為我僅僅只是為了享受山村平淡的生活?”

幽幽嘆了口氣,張懷玉的目光望向屋外層巒疊起的山林,道:“顧青,他是個有大志向的人,他的志向從未與人說過,但我似乎依稀能猜到一些。不管他未來要做什麽,至少我們要把石橋村經營好,把它經營成一個堅不可摧的堡壘,讓顧青在長安行事沒有後顧之憂,讓他知道最差的結果不過是回到石橋村,而石橋村裏有他復起需要的一切,從錢財到人才,甚至……能夠保護他的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