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最後堡壘(第2/4頁)

酒宴散去,賓主盡歡。

顧青扶著踉蹌的王維往後院小舍裏走去,玉真公主的安排頗為暖心,將顧青的住處安排在王維和晁衡的隔壁,皆是獨自的小院落,彼此雞犬相聞。

王維喝得有點醉了,腳步遲緩趔趄,顧青扶著他,不懷好意地問道:“敢問摩詰先生,您與李太白的恩怨究竟……”

話沒問完,王維腳步一頓,忽然臉色發青,奔到路邊哇地一聲吐了出來。

顧青愕然相望,這是喝醉了還是聽到李白的名字被惡心吐了?

上前溫柔地幫王維拍著背,王維吐了半天才停下,仰天打了個冗長的酒嗝兒,那酸爽的味道……

顧青忍住自己也想吐的沖動,扶著王維期待地盯著他的臉。

問也問了,吐也吐了,該說點幹貨了吧?不然自己今晚為何使勁灌他?不就是等著他酒後吐真言嗎?這些都是八卦報下一期的素材啊。

誰知王維踉蹌了一下後,轉頭惡狠狠地瞪著顧青,冷冷道:“聽說重陽節太子殿下設宴那日,你當眾調侃了老夫的‘遍插茱萸少一人’?”

“啊?”顧青愕然。

“是也不是?”

顧青馬上恢復冷靜,面不改色地道:“不是,摩詰先生誤我之深也。調侃您那句詩的是東宮供奉翰林待詔李泌,當時他身邊坐著的舞伎名叫‘茱萸’,摩詰先生不信的話可以去問當時在場的人。”

王維狐疑地道:“真不是你?”

顧青真誠地與他的目光對視:“絕不是我,摩詰先生看我誠懇的眼神,清澈無邪,像個孩子,孩子會撒謊嗎?不會。”

王維哼道:“你這沒皮沒臉的樣子哪裏像孩子?”

頓了頓,王維又怒道:“若真是李泌,老夫絕饒不了他,好好一首思鄉思兄弟的詩,竟被他解讀得如此不正經,老夫要與他討個公道。”

顧青認真臉:“必須要討公道!重陽節那日我已嚴厲譴責了他,摩詰先生的詩為當世翹楚,詩中悠遠之情,深邃之意,李太白亦不能及,士林詩壇皆奉為傳世之作,李泌怎能對先生的大作如此詆毀?摩詰先生討伐李泌之時,我願在旁為先生搖旗呐喊,掠陣助威。”

顧青的馬屁無甚新奇,但其中一句“李太白亦不能及”卻撓中了王維的癢處,王維此時看顧青不由順眼起來,含笑微微點頭。

“看來是老夫誤會你了,老夫醉矣,酒後胡言,你莫往心裏去。”

顧青苦澀一笑:“清者自清,何懼蒙塵?我已被世人誤會多矣,不在乎多一樁,摩詰先生莫自責。”

王維看著他,輕輕拍了拍他的手,嘆道:“確實是個好孩子,少年揚名而不自傲,仍有謙遜恭謹之色,老夫當年亦不如你。你作的詩,老夫也曾反復讀過,委實驚為天人,住在道觀的這些日子,你若閑暇時不妨來老夫住處,你我縱論詩文,豈不美哉。”

顧青微笑應了。

不自在地咳了兩聲,王維左右環視,見四周無人,於是低聲道:“尤其是你為貴妃娘娘作的那首詩,其中贊貴妃娘娘美貌的那幾句,老夫尤覺驚艷,其詩辭藻優美雅致,難得的是竟能合上平仄韻律,雖略有幾分不要臉之嫌,但老夫讀來受益良多,你有空教教老夫如何在詩句裏誇贊美人,來日老夫也好作一首送給玉真公主殿下……”

顧青恍然長長哦了一聲,王維老臉一紅,幹咳著望向別處。

顧青湊近王維,低聲道:“您和李太白還有玉真公主之間……”

王維腳下忽然一個踉蹌,扶額不勝痛苦狀:“啊,老夫果然醉矣,醉矣……”

說完王維道別的話都沒說,獨自跌跌撞撞回了他的院子。

顧青孤獨地站在寒風喧囂的小徑上,開始反省今日的人生。

用精湛的演技輕松甩了個鍋,答應了教王維如何誇女人,答應與他縱談詩文,最後王維醉遁……

所以,顧青得到了什麽?說好的李白玉真公主和王維三人之間的內幕呢?

這一刹那,顧青覺得自己真的像個孩子了,像個被大人騙走了棒棒糖的無助孩子。

……

蜀州,青城縣,石橋村。

張懷玉在石橋村已住了大半年,自從顧青走後,她便搬進了顧青的家裏,村裏人覺得理所當然,在他們眼裏,張懷玉已是顧青的婆娘,婆娘住自家男人的屋子,不是天經地義的事麽?

這大半年裏,張懷玉過得很充實,此生從未有過的充實。

俠女藝成下山,順手鏟了幾樁不平事後便覺得累了,於是從此歸隱山林,在青山綠水間過著農婦般的生活。

不去想自己亂糟糟的家庭,不在乎家人對自己如何漠視,遇到顧青後,張懷玉漸漸明白如何將日子活得平淡且安寧,漸漸明白此生為自己而活才能活得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