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萬人夾道(第2/4頁)

見李十二娘盯著他,顧青苦笑,只好對著酒壇大灌了一口,李十二娘卻仍盯著他,顧青嘆氣,索性一口氣將酒壇裏的酒喝光。

將酒壇放在桌上後,李十二娘仍盯著他的臉,顧青察覺到她的眼神很陌生,帶著幾許淡漠。

顧青心中一沉,接著苦笑,他知道李十二娘為何會有這種眼神。有些事情辯無可辯,在聰明人的眼裏,任何辯解都是蒼白的,他們只看結果,強行給自己找借口找理由,只能讓自己更不體面。

李十二娘盯了他許久,方才道:“今日已晚,你便睡在府上,明日一早隨我出城。”

“左衛的差事……”

顧青剛開口便被她打斷:“差事重要麽?屍位素餐之職,縱是不去有何打緊。”

顧青嘆道:“是,遵李姨娘之命。”

……

當夜顧青睡在李十二娘府上,第二天一早,李十二娘叫醒了他,給了他一套嶄新的衣裳讓他穿上,素白色的衣裳很合身,顯然是李十二娘按他的尺寸量做的。

隨後顧青被李十二娘帶上馬車,二人坐在馬車裏,馬車兩旁十余名女弟子騎馬跟隨左右。

顧青從頭到尾沒問過去哪裏,上了馬車便打盹補覺,李十二娘似乎也沒有聊天的性質,雙臂環胸半闔雙目,二人在沉默中晃晃悠悠坐了兩個時辰,馬車終於停下。

李十二娘拍醒了顧青,只說了一句“下車”,便率先走了下去。

顧青下了馬車,睜著惺忪的睡眼左右環視,愕然道:“這是哪裏?”

李十二娘眼圈忽然紅了,語氣清冷地道:“驪山附近的村郭,你父母葬在這裏。”

顧青一愣,隨即沉默下來。

李十二娘定定地注視前方,聲調已有些哽咽:“當年一戰,你父母的遺體是張家人運回長安的,長安故交遍地,可從來沒人知道你父母祖籍何方,他們從來都不說,於是張家只好決定將他們葬在驪山附近。”

“驪山從古至今便是聚風藏氣的風水寶地,歷代帝王的寢陵多在此地方圓,張家感恩你父母,小心地將他們合葬在驪山附近一個不起眼的山腰,在不逾制的情況下,盡力將你父母的墓修得豪奢一些,他們一直想報你父母的恩,然而豪俠已逝,故人西辭,他們想報恩亦無從報起。”

顧青嘆息一聲,道:“請李姨娘帶小侄上山拜祭雙親。”

李十二娘點頭,招了招手,身後的女弟子遞過一只竹籃,竹籃裏有香燭紙錢招魂幡等物,顯然是早有準備。

令女弟子們守在山下,李十二娘與顧青二人沿著崎嶇的山路蜿蜒而上。

上山的路很坎坷,走了小半個時辰才走到一處合葬的墓地前。

墓地果然如李十二娘所說十分豪奢,張家人委實是盡了心力的。一座碩大的墳包周圍,布置著各種花花綠綠的招魂幡和香燭等物,但墓地卻很幹凈,顯然是經常有人打掃,方圓兩丈內連根雜草都不見。

顧青有些吃驚,如此偏僻的深山裏,應該不會有守墓的人,可父母的墓卻打掃得如此幹凈,很詭異。

墳包只有一個,比尋常的尺寸大很多,墳前的墓碑也只有一座,是頂級的大理石材質,黑底金字的墓碑被擦拭得很幹凈,如同水洗過一般,清晰地倒映著顧青和李十二娘的身影。

墓碑上刻著兩行字,“故,豪俠顧秋,顧崔氏玉娘之墓,受恩未報人拜立。”

落款的“受恩未報人”令顧青頗為吃驚,這座墓碑的格式有些獨特,尋常百姓人家的先人墓碑不是這麽立的。

李十二娘指著墓地周圍插滿的招魂幡,道:“這些都是當年受過你父母恩惠的人立的,墓地也是他們打掃的,每隔幾日總有幾位受過恩惠的人來拜祭你父母,所以墓地周圍才會如此幹凈。”

李十二娘似乎看出他的疑惑,淡淡地道:“顧青,你知道你父母的靈柩運上此山時,長安城有多少權貴文人和販夫走卒徒步前來送別嗎?他們有的人家境窮困無車無馬,攜家帶口提前一天從長安城步行來此,上山時送葬者多達千人,嚇得藍田縣令將縣衙差役傾數遣出,在山腳下維持秩序,才未造成踩踏……”

“你知道你父母靈柩上山時,從山腳到此墓地這段路,一千多人灑下了多少眼淚嗎?你父母的墓碑原本刻的是‘張家世代受恩人代顧家子弟拜立’,後來在幾百人的跪求下,張家人不得不臨時調來工匠改了墓碑上的字,改為‘受恩未報人拜立’,知道為何嗎?因為受你父母恩惠之人,絕不止張氏一家,他們不滿於顧家夫婦的墓碑落款只有張家,覺得自己若不留下一抹痕跡,便意味著忘恩負義,於是眾多受恩人跪求張家改墓碑。”

李十二娘幽幽嘆氣,仰頭望著蒼天白雲,輕聲道:“你可知道,你父母這一生對多少人施過恩惠?大到懲奸除惡護侍忠良,小到修橋鋪路賑濟窮苦,他們的一生過得一貧如洗,手上但有一些銀錢便拿去賑濟窮人,他們嫉惡如仇,但凡見到不平事一定會拔刀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