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往事重提(第2/4頁)

“男婚女嫁需要做什麽準備?”

“與一位女子共度一生的準備。習慣了孤獨,不願意改變孤獨的現狀,一個人吃,一個人睡,某一天生命裏忽然多出一個人,要與我同吃同睡,我的生活空間不得不與她分享,這就意味著我的空間不得不被壓縮一半,騰出來留給另一個人。”

“如果我不是特別特別喜歡這個人,說實話,我不願意,有任何一絲勉強都不行,我不願自己付出改變人生現狀的代價後,換來一份真假摻半的感情,這是對我人生的羞辱,往後余生裏,每一次爭吵後的懊惱悔恨都像極了一個巴掌,提醒我當初的付出多麽的不值。”

突然的沉重令空氣都仿佛滯頓下來,張懷錦垂頭沉默半晌,似追問又似在自問,喃喃道:“世上能讓你心甘情願付出這個代價的女子,應該是什麽樣子呢?”

顧青目光有些失神,緩緩道:“她不需讓我癡迷,但應讓我感到安寧。每次回到家,就像回到一個鐵騎堅兵都無法撼動的堡壘,讓我感到徹底的安全,在這個家的範圍裏,我不用提防任何人,我可以放心地將自己內心最深處的秘密分享給她,沒有一絲保留,無論這些秘密多麽陰暗多麽罪惡,我都能坦然無懼地告訴她,她……應該與我的靈魂融合在一起,她就是另一個我,我也是另一個她。若失其一,必不獨活。”

張懷錦神情也漸漸陷入失神,喃喃道:“世上有這樣的女子麽?能夠完完全全與你契合的女子……”

“或許有,但我錯過了,或許沒出現,她終將出現,或許不存在,我孤獨一生亦可,畢竟我從來不曾期待過,也就無所謂失望。我已對生活妥協了太多,命運如何對我不公,我亦咬著牙承受,但這一點上,我不願再妥協了。”

……

興慶宮,花萼樓。

顧青的詩傳遍長安,終究不可避免地傳進了宮裏。

一大早高力士便將一張抄錄下來的紙捧到李隆基面前,李隆基看了半晌,大笑道:“好詩!喜我大唐又多了一位才子,《觀李十二娘舞劍器行》,好!去年千秋節上,朕見過李十二娘舞劍,當時朕亦很欣賞,只覺李十二娘氣勢雄厚,劍勢疾若驚雷,言語難以形容,沒想到顧青將李十二娘舞劍作得如此貼切傳神,當真妙極。”

高力士笑道:“恭賀陛下,此應是陛下所創盛世的功勞,唯太平盛世方有名士才子輩出,他們皆是應盛世之氣運而生,而創造這等大氣運者,千古以還,唯陛下一人矣。”

這記重量級馬屁拍得李隆基從內而外的舒坦,指著高力士哈哈大笑:“高將軍,你也越來越油嘴滑舌了,跟誰學的壞毛病?”

高力士急忙道:“陛下,老奴說的每句話皆是發自肺腑,絕無一絲摻假。”

李隆基笑著屈指彈了彈手中的詩,道:“定是跟顧青學的吧?小子年紀不大,才情不凡,一手逢迎的本事也是爐火純青,他為娘子作的詩,還有燒的孤品貢瓷,還有‘閉月羞花’,嘖!逢迎這般本事,真是了不得,天生做官的料。”

說起顧青,高力士躬身輕聲道:“陛下著老奴查顧青此人,蜀州已有了回信……”

李隆基挑眉:“哦?這麽快?說說,顧青究竟是個怎樣的底細。”

“顧青從出生便被父母遺棄在蜀州青城縣石橋村,是無父無母的孤兒,當年他父母丟下他離開時,留了些錢財給村民,村民純樸,用這些錢財將顧青養大,而他父母將他遺棄也是有原因的……”

“什麽原因?”

“顧青的父親名叫顧秋,母親崔玉娘,二人祖籍不詳,難以查證,他們皆是遊俠,行所謂‘行俠仗義’之事,實則多有不法之舉,官府可查的人命案有十幾樁與此夫妻二人有關,當年遺棄顧青是因為夫妻在外有不少仇家,怕仇家找上門害了幼子性命,故而狠心將其留在石橋村,而夫妻二人則高調來了長安,吸引仇家的注意……”

李隆基半闔雙目,緩緩道:“倒是有護犢之心。”

高力士笑道:“顧秋與崔玉娘二人十幾年前來長安,老奴查了一下,發現這對夫妻人緣特別好,當時的權貴官宦和平民遊俠他們似乎對顧家夫妻頗為相惜,夫妻在長安暫居不過數年,卻交了不少朋友,很多還是有權有勢的權貴,陛下,當初顧青闖禍打了盧鉉的長子,左衛左郎將李光弼拎著酒進宮為顧青求情,陛下可曾記得?那李光弼呀,也是顧家夫妻當年的朋友,交情可謂莫逆。”

李隆基眼睛睜開,他似乎對這個話題越來越感興趣了。

“哦?還有誰?”

“還有鴻臚寺卿張九章,也是顧家夫妻的朋友,而張家與顧家的交情,絕不僅僅是朋友那麽簡單……”高力士看了看李隆基的臉色,小心翼翼地道:“十年前,宰相張九齡曾在回鄉掃墓的路上,被盜匪劫殺,不知陛下可還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