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發完年終獎,1976年就要來了。

這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年,吹起了變革的前奏,十年浩劫也即將結束,迎來新的時代。

對余思雅來說,這也是不同尋常的一年,因為這是她穿越後過的第一個新年。

新年新氣象,不管有錢沒錢,大家都要爭取過個好年。余思雅自然也不馬虎,尤其是今年陪她過年的還多了兩個孩子,更不能像以前她一個人那樣隨便對付了。

在這個物質貧乏,人口流動很小的年代,過年大家最盼的就是吃上平時沒有的好東西,穿上好看的新衣服。當然孩子們比大人還多了一個盼頭,可以領壓歲錢。

余思雅家裏就三個人,上面沒有長輩,兩個孩子才十幾歲,處於半懂事的年紀,所以過年的事還得她這個大人來操心。

第一件事就是置辦年貨,余思雅把囤了半年的各種票據全拿了出來。她現在是公社幹部,每個月除了工資,還有糧票、肉票、油票、布票等等,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大致可以參照城鎮職工。

這些票據過期了就會作廢,所以余思雅也不管公社供銷社有沒有,全拿了出來,打算待會兒能花光就花光。

除了她,沈紅英和沈建東也各自分到了一丈的布票,一人一套新衣服的量,這是每個社員的福利。

余思雅把三人的票合攏在一塊兒,拉著沈紅英,讓沈建東背著背簍,一起去公社。

這幾天,采購年貨的社員不少,公社供銷社也比以往熱鬧了許多。

余思雅拿著票挨個的買,油鹽醬醋,火柴蠟燭煤油,肥皂毛巾牙膏牙刷,糖果瓜子餅幹……

買完了生活必需品,余思雅看到有人在買個蛤蜊油,白色的一個貝殼,比指甲略大,冬天擦手擦臉,防止皮膚幹裂的好東西,不要票,一毛錢一盒,挺便宜的,余思雅一口氣買了三盒,一人一盒。

沈紅英見了趕緊阻止她:“夠了,嫂子,夠了,咱們倆共用一盒就行了,建東用不著。”

沈建東也笑嘻嘻地說:“男人用這東西幹嘛,這是你們姑娘家才用的,嫂子我不要。”

毛都還沒長齊就男人,余思雅不理他,付了錢,將蛤蜊油丟進了背簍裏,想了一下,又問售貨員要了一盒。

“我不習慣跟人共用擦臉的,大家一人一盒。”

沈建東側頭往背簍裏望去:“可是嫂子你買了四盒。”

“還有一盒是給你們余大娘買的,下午我得去余家一趟,送年禮。”余思雅開口解釋道。

她雖然對原主的父母沒什麽感情,也看不得他們的一些做派。但他們到底把原主撫養成人,比不負責任的余標兩口子好太多了,所以該有的禮節她也不打算少,也省得有人以後拿這些做文章。

聽說是給胡桂花買的,沈家姐弟倆都沒意見了。

從供銷社出來,余思雅又帶著他們倆去了糧站,買了二十斤大米,十斤面粉,然後去肉聯廠,將手裏的肉票全換成了肉。

前一陣子,村裏殺了豬,已經分過豬肉了。余思雅去了公社,糧食關系也轉到了公社,村裏分豬肉沒她的份兒,兩個孩子倒是一人分了三斤。當時余思雅很忙,也不在家,是他們姐弟倆自己去領的豬肉。

可能是她現在有了“出息”的緣故,哪怕是沈紅英姐弟倆去分的肉,村裏也沒敢分差的給他們,都是五花肉、梅花肉,算是比較肥的。

一下子得了六斤肉,沈紅英也舍不得這麽吃了,除了當天切了一小塊炒萵筍吃了,剩下的她全腌了起來,風幹,做成了臘肉,掛在屋子裏,打算以後慢慢吃。

要論精打細算,余思雅覺得自己遠遠不如沈紅英。她真的是這個時代姑娘家的典範,十幾歲,洗衣做飯縫縫補補全都會,余思雅的衣服壞了都是她幫忙給補的,補出來的線頭非常整齊,比縫紉機縫出來也差不了多少。

也正是因為後勤有保障,家裏的事不用她操心,余思雅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所以她對沈紅英這個小姑娘是挺有好感的,從肉聯廠出來後,余思雅就問沈紅英:“我看不少小姑娘過年都買了頭繩,你要不要也買一條新的,喜慶?”

沈紅英連忙搖頭:“不用了,嫂子,我的頭繩還能用。”

好吧,公社供銷社賣的頭繩就那幾樣,在余思雅看來挺老氣俗套的,在鄉下有錢能買的東西也有限。

“那你們想想,咱們還有什麽要買的,一塊兒買了,省得還要跑一趟!”余思雅又說。

沈建東背著沉甸甸的背簍直搖頭:“不用了,嫂子,這次就是買得最多的了。”

“是啊,嫂子,往年過年咱們可沒買過這麽多。”沈紅英誇張地張開手比劃了一下,“以前咱們就買半斤糖果,最多再買一斤肉,就沒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