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第4/5頁)

謝時閔不悅道:“三哥,你又何必這般防備我,誰人不知我是站在你這頭的。”

他眼珠轉頭,壓著聲音說道:“皇祖母這病來的真不是時候,這次我本來瞧著父皇似乎要下定決心,結果皇祖母突然一病,父皇就心軟了。這步就把太子給放了出來,要我說,太子寵幸一個伶人,豈是明君所為。”

端王的心思被他字字句句戳中。

當真是擔心什麽,來什麽。

原本這次父皇囚禁太子,眼看著父子之間關系出現裂痕,他們可以趁機而行。

太後這麽一病倒,將他的所有部署都打破。

端王一回府,便換了一身裝束,去了英國府。

書房中。

端王來回踱步,怒氣沖沖道:“太後只召見了太子與郢王一家,全然沒將我們這些皇子放在眼中,她老人家這心真是偏的越發離譜。”

“太後一向不過問朝中之事,她便是偏心太子又能如何。”霍遠思倒是沒他這麽生氣。

端王見他依舊篤定,趕緊說:“舅父,您趕緊再想想法子吧,先前您一出手,就讓太子摔了一大跤,吃了這麽大的虧。”

對於霍遠思的老謀深算,端王還是佩服不已。

先前他一味與太子在朝堂上爭鬥,自然是贏少輸多。

畢竟太子在六部之中的影響力比他要大的多,要不然他也不會劍走偏鋒,在揚州幹下那樣的事情。

倒是霍遠思一出手,布下此局,看似用處不大,誰知竟有此奇效。

“善兵伐謀,你與太子兩人爭鬥,多是在朝堂上,他素來有賢名,你自然不是他的對手。倒不如從別處找到他的弱點。只是連我也沒想到,太子竟會為了一個伶人,頂撞聖上,當真是愚不可及。”

“他如何能與你比。”

端王微冷笑出聲:“還不是父皇偏心東宮,這麽些年母妃統管後宮,早有皇後之實,為何遲遲不封母妃為後,還不就是怕我成了中宮嫡子,會徹底威脅太子的地位。”

“早晚有一天,我要將屬於母妃的尊榮,都還給她。”

霍遠思見狀,倒是沒有意外,微一沉吟:“如今太後病重,咱們只能按兵不動。待太後身體稍好之後,我自有一計,能讓太子徹底沒有翻身的可能性。”

端王聞言大悅:“舅父,你還有什麽法子?”

“只是此計過於兇險,而且還得你配合。”

端王笑了笑:“只要能將太子拉下馬,哪怕讓我以身犯險都在所不惜。”

*

隨著太後身體的康復,太子日夜侍奉,孝心感人。

哪怕是永隆帝也說不出別的,便在太後的誇贊下,大肆賞賜太子。父慈子孝的場面,叫朝野上下也松了一口氣。

畢竟除了端王一派之外,大家都不希望太子真的被廢除。

一到四月,春暖花開之時,卻是沈絳每年最低落的時候,因為她母親的忌日快到了。

因為今年是母親離世十年,沈殊音想要給母親做一場大法事。

沈絳認識釋然法師,所以她前往護國寺,準備這場法事。

誰知到了寺廟中,卻聽說釋然法師正在接待貴客,於是沈絳在廂房中等候。

直到有小僧人前來知會,法師接待完貴客,可以見她。

沈絳前往釋然法師的禪院,誰知中途就看見幾人走過,為首之人似乎有些眼熟,她定睛一瞧,才發現竟是端王。

他為何在此處?

端王似乎也是前往廂房,並未看見沈絳。

於是她入了釋然法師的禪院,待她說明來意,想請他親自主持母親的法事。

“其實小僧早已經不接這樣的法事。”釋然法師委婉一笑。

沈絳露出歉意:“我並不知此事,如有唐突之處,還望大師海涵。”

說著,她想了下,問道:“不知寺內還有哪位大師能主持這樣的法事呢?”

“但如果委托的人是沈姑娘,小僧還是願意破例。”釋然法師輕聲一笑。

沈絳怔住,待明白他的意思後,這才道:“多些法師,不知法師為何會改變主意。”

“自然是因為,這是沈姑娘所托。”釋然溫和一笑。

他是出家人,自然不會打誑語,更不會調笑沈絳。

只是這短短的三言兩語,已讓沈絳有些羞赧。

她自是明白釋然這樣德高望重的大法師,為何獨獨對她網開一面,無非是因為謝珣。

“多謝大師。”

沈絳雙手合十,恭敬說道。

釋然回禮,卻輕聲說:“先前我幫著程嬰隱瞞他的身份,已是犯了戒律。小僧早已經自請領命了責罰。”

沈絳愣住,沒想到居然還有此事,她趕緊說道:“我從未怪罪過大師。”

“說來,小僧還要多謝施主。”釋然聲音溫和,有種讓人平心靜氣的溫雅。

沈絳望著他,有些不解,他要謝自己什麽。

“師弟程嬰自幼多災多舛,雖天生貴胄,卻歷經磨難。是以恩師在世時,便一直擔憂他性情偏激,總有一日會誤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