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第2/5頁)

永隆帝的這幾個兒子,為了爭權奪勢,謀取皇位,一個不惜以流民為餌,一個是肆意踐踏百姓性命。

若不是擔心他們的紛爭,會惹得天下大亂,給百姓帶來更大的災禍。

沈絳倒是恨不得這兩人快點打起來,最好是再撕的厲害些,兩敗俱傷。

這皇位不管落在誰手裏,反正這兩人不行。

*

雖說吃飯是由頭,見這個候閔才是真,謝珣還是點了一桌子的菜,讓沈絳品嘗一番。

誰知正吃到一半時,清明急匆匆推門而入。

“公子,方才管家來找我,說宮裏傳來消息,太後娘娘病了。”

謝珣霍地起身。

沈絳也望向他,催促道:“你快進宮吧。”

“你待會一人可以回府嗎?”謝珣不放心她。

沈絳露出一個安慰的笑容:“阿鳶陪我來的,況且還有車夫。我怎麽是一人呢,你快些去吧。”

謝珣臨走時,輕握了下她的手掌。

這才轉身離開,帶著清明一起。

原本太子黨的人都在擔憂,此番太子惹得皇上如此震怒,該如何收場,沒想到太後竟是病的如此恰逢其時。

於是太子的幾位大儒先生齊齊入宮。

正巧竟也遇到了一並入宮的顧敏敬還有次輔楊懷,楊懷是顧敏敬的人,一向是以他為重。是以內閣之中,顧敏敬向來有著說一不二的威望。

幾位先生瞧見他,當下心中大安道:“首輔大人,您能入宮臣等便安心了,過會還望您一並勸勸聖上息怒。”

“自當如此。”

待一眾人去見了皇上,永隆帝似乎知道他們為何而來。

“我知眾卿家想要說什麽,但是太子言行無狀,朕甚感痛心,是以才會讓太子在東宮中,閉門思過。”

吏部尚書鐘道山立即道:“皇上,如今朝野上下人心惶惶,若是還如此幽禁太子,只怕人心越發浮動。畢竟儲君可是一國之本,輕易不可動得啊。”

眾人最怕的是什麽?

不就是皇帝起了廢除太子的心思。

歷朝歷代,哪一次儲君之位的變更,不是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鐘道山乃是太子少傅,身為太子僚屬,鐵打的太子黨,若是太子真的倒了,他這個官只怕也是做到頭了。

是以不管如何,他要做的便是保下太子。

鐘道山開了個頭,旁人便是紛紛跪地進諫。

永隆帝勉強忍著,直到顧敏敬起身道:“皇上,如今太後身體不適,只怕也是憂心您與太子之間的事情。所謂百善孝為先,倒不如先讓太子殿下出了東宮,給太後娘娘侍疾。”

次輔楊懷也開口道:“陛下,太後年事已高,她是一路看著太子殿下長大,豈會不心疼您與太子之間生了罅隙。”

天家無私事。

皇帝與太子之間的事情,也不是尋常爹與兒子。

牽一發而動全身。

永隆帝要真的要廢太子的打算,文武百官無論如何,是要勸上一勸的。

此時正好給太後宮中的人來回稟,說是太後娘娘剛醒。

“太後可有什麽吩咐?”皇帝瞧著跪在地上的小太監。

小太監俯身,抖著肩膀道:“太後叫了幾聲太子殿下的乳名。”

永隆帝臉色一沉。

在座其他大臣卻滿心歡喜,一個接一個開始勸說皇帝,讓他暫時先放太子出來,不管如何,太後在病中,總該先讓她老人家寬心。

永隆帝一向自詡至孝,又豈會在這時候不滿足太後的心意。

於是他立即吩咐道:“彭福海,你去東宮傳朕旨意,讓太子立即前往慈寧宮侍疾。”

有此一言,殿內眾位大臣紛紛松了一口氣。

彭福海帶著人匆匆趕到東宮,太子妃似乎早已得了消息。

她一臉素淡打扮等在殿內。

“太子妃,陛下有旨,命太子殿下即刻前往慈寧宮侍疾,太後娘娘一直惦記著太子呢,”彭福海態度客氣而又恭敬。

他身為大內總管,最是懂得這宮裏的風往哪兒吹。

太子妃聽著他的話,原本繃直的背脊,有那麽一瞬松塌了下來。

隨後她緩緩起身,客氣道:“彭公公,那就請你與我一同前往前殿,畢竟錦衣衛如今還守在殿門口。”

這些日子,錦衣衛一直守在殿門口。

太子的一日三餐都有專人送過去,但是卻不能見旁人。

即便是太子妃親自過去,只想給太子送兩件貼身衣裳,也只能由錦衣衛代為轉交。

好在錦衣衛只是看守太子,並不曾刻薄。

哪怕見到太子妃,也是恭恭敬敬。

如今彭福海隨著太子妃到了前殿,彭福海當眾宣布聖上口諭,門口的錦衣衛左右看了一眼,似乎還不知道該不該讓開。

彭福海不由道:“我說幾位大人,難不成你們還怕我假傳聖旨不成?”

這自然是不可能的。

於是錦衣衛的人立即讓開,太子妃率先推開殿門,進入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