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原來是她(第3/5頁)

“兩人都選擇了漢劍搏殺。漢劍何等鋒利?兩人沒鬥兩下,張家子就被王家子刺穿胸膛,當場死亡。而王家子被張家子刺傷了肚子,腸子都流出來了,幸好沒死,醫治之後撿了條命。”

“此事之後,鄉中習射習劍之風更是大盛,因為誰也不敢保證,這一輩子就遇不到別人對自己發起決鬥。而且鄉中禮節也更好了,為小事爭吵鬥毆的也少了,因為要是無禮挑釁,保不齊就會發展到決鬥。”

趙慶道:“決鬥一死一傷,雖然不是好事,可也是解決私人恩怨的法子。先秦時,猛士慷慨悲歌,動輒拔劍而起,決鬥於市井者大有人在,眼下,不過撿回來用罷了。蒙古人在草原上也動輒決鬥。”

“敢於決鬥,固然是勇。可不接受決鬥者,也未必真是懦夫。淮陰侯韓信,曾經被人挑戰,但他沒有接受決鬥,卻不能說他不是英雄。”

大唐武士的教育,可不光是匹夫之勇,武德之中,還要有智。

幾人說了一會兒話,趙慶就離開村公所,深一腳淺一腳的往家趕去。

離家越近,他的心情就越是激動。

數年未歸,雖然從村正口中得知父母都還好,可他仍然近鄉情更怯。

忠孝不能兩全啊。自從選擇了從軍,就六年沒有侍奉雙親,膝下盡孝了。

趙慶看著大雪中的祥和村莊,看著裊裊升起的炊煙,看著在雪地中奔跑嬉戲打雪仗的孩童,聽到熟悉的鄉音,不禁心中溫暖無比。就連漫天大雪,也冷卻不了他的心。

家鄉雖然與天城般的京都長安差若雲泥,可卻有長安城沒有的江南風情,有長安城沒有的田園風光,長安雖好,卻沒有他的家人。

“咦?那不是,那不是趙大郎麽?”一家農戶的院門口,站著一個中年男子,看到趙慶頓時訝然出聲。

“啥個物事?”一個中年婦女出門問道。

中年男子手一指,披了披狗皮大襖,“趙家大郎啊,儂弗認識了?”

“喔唷!可弗是趙大麽,真是伊呀!”中年婦女很誇張的尖聲道,“好幾年不見,簡直認弗得伊了,伊倒是出落的這般威風哉!我的娘喲。”

中年男子一跺腳,“儂弗要高聲!讓趙大郎聽見,弗要怪儂!儂曉得吧,他是武士!是大唐軍中武官,有品級的。阿拉要敬重,曉得伐?”

“喔唷。”中年婦女拍拍身上的雪花,“伊倌兒做的再大,弗是阿拉鄉親麽?伊也是金灣村的人好伐!”

一個少年站在後面,羨慕萬分的看著武士挎著的唐刀,“娘,過兩年阿拉也去參軍。”

中年婦女看了看少年,搖搖頭,“儂這個樣子,哪裏能選的上。”

中年男子也很羨慕的望著趙慶的背影,“伊娶渾家完全不愁了,就是女子少,伊也是能挑的。”

“挑?”中年婦女冷笑,“這十裏八鄉的,好女子就是那麽幾個,早被人摘了。伊還能挑哪個?不過,聽說伊在長安呢,那可是京城,伊的眼界這麽高,估計鄉裏的好女子伊也看不上。”

“那倒是。”中年男子說道,“伊是武士,又在天下腳下,肯定還是見到過聖人和聖母娘娘的。這麽大的前途,哪裏還能看得上小家小戶的女子?”

趙慶一路踏雪而行,驚動了很多村民。只是,趙慶現在身份不同了,他們也不敢貿然跑過來寒暄。

他們只能不遠不近的站在那裏,只要趙慶看過來,他們就抱拳行禮,甚至鞠躬。

趙慶也不遠不近的抱拳行禮,卻沒有走過去寒暄。

因為他是官,還是武士。要是他靠上去寒暄,鄉親們就要再次行禮,或者心中不安,或者招待自己。

還是不要叨擾了。再說,這麽一家家的拜訪一遍,今日也不要回家了。他可是歸心似箭呢,幹脆一家也不去。

趙慶就在村民們的羨慕而敬重的眼神中往家中走去,等到遠遠看到那可熟悉的大松樹,以及大松樹下的院子升起的炊煙,他所有的疲勞就一掃而空了。

那就是他的家了。

此時,他忽然發現,自家附近,竟然多了一個新院子,增加了一戶鄰居。

但他也沒有驚訝,哪個鄉親修了新院子,有什麽奇怪的?這幾年江南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盛世降到,沒有修新院子才奇怪。

路過這個院子時,他看到院子裏種了很多梅花,在大雪中嬌艷欲滴,分外美麗。

咦?

趙慶這次有點驚訝了。

雖然江南風光秀美,百姓也比較文雅一些,可是由於鄉下清苦慣了,農家倒是很少有人會在院子裏種植梅花,而是往往種菜。他的記憶中,也就是村中讀書人家中,或者家境比較富裕的人家,才會有閑情逸致的種一院子花。

正在欣賞滿院子的雪中臘梅之時,忽然一個女子從屋裏出來,站在一簇梅花前,輕輕嗅著,臉上露出歡喜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