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詭譎的歷史(第4/4頁)

在唐軍進入邏些的大勢面前,除了服從天意,僧人們又能如何呢?

沒有人,能違抗大唐皇帝。

李洛進入布達拉宮後的第一件事,就控制大小“祖拉康”(大昭寺和小昭寺,當時不叫大昭寺小昭寺)。同時密令特務,搬走祖拉康(大昭寺)中尺尊公主的所有雕像。

因為,松贊幹布身邊,只能有文成公主。

然而,特務的回報令李洛很有些驚訝。

特務們說,松贊幹布像傍邊,只有文成公主像,沒有尺尊公主像。

李洛頓時明白,老師的推測是對的。

老師曾說,所謂尺尊公主根本就是虛構的。歷史上應該沒有這個人物,松贊幹布也沒有一個叫尺尊公主的妻子。

老師還說,本來大昭寺松贊幹布像的傍邊,只有一個女像,那就是文成公主。

可是幾百年後,吐蕃僧人們越看越覺得不對。因為松贊幹布身邊只有一個文成公主,是兩個雕像,所以看上去是並列的,一左一右,沒有凸顯出贊普的地位。

這讓當時的吐蕃統治者,自尊受到了傷害。

於是,他們又造了一座像,放在松贊幹布另一側。

於是,原本一左一右並列的兩座像,變成了三座像。松贊幹布位列中間,立刻凸顯出了吐蕃贊普的地位,打壓了幾百年前的唐朝,也凸顯了後來吐蕃地方相對中央王朝的地位。

小小一座雕像,就能起到這個政治效果。

當時,李洛還覺得老師的推測有些玄虛,他本人不太相信。

可現在看來,老師是對的。

“真只是兩座雕像?”李洛又問。

特務道:“啟稟陛下,的確就是兩座像。無論在法王殿還是其他殿堂,都是公主和松贊幹布兩座像。看上去,公主和松贊幹布並重。”

李洛點頭:“那就是朕記錯了。嗯,下去吧。”

等到特務退下,李洛不由露出一絲古怪的笑容。

老師就是老師,每次都是對的。

嗯,看來後世的幾座尺尊公主像,應該是之後才偽造的,很可能是明朝時期偽造的,不大可能是清朝。

因為清朝對吐蕃的管理已經很嚴,是絕對不會允許這種造假的。那對清朝中央來說是一個冒犯。即便是康熙乾隆,也只會希望松贊幹布身邊,只有一個文成公主。

因為文成公主代表的不光是大唐,還有中央政權的威嚴。愛面子的清廷,當然不會容忍造假。

至於明朝,對吐蕃只有名義上的統治權,控制力度很弱。管不到他們是不是造假。

為了掩蓋真相,他們又編造了一些神話,結果反而露出了破綻。被老師這樣的厲害人物找到了真正的答案。

呵呵,看來歷史真的很詭譎啊。

大唐皇帝進入布達拉宮後的第五天,唐軍大敗元軍,俘虜元軍大將伊査思的消息傳來,吐蕃人對唐軍更加敬畏。

很快,唐軍就從俘虜口中得知了伊査思等人在納木錯湖燒寺屠僧的所作所為。

經過大肆宣揚之後,整個邏些城的人都知道,元軍在納木錯湖幹了什麽。

尤其是僧人們,更是憤怒。

為了安撫吐蕃人,也為了吐蕃的民心,唐主下令將被俘的伊査思等元軍將領交給密宗僧人們處置。

至於僧人們怎麽處置,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