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詭譎的歷史(第2/4頁)

道祖皇帝:“傳法之事,還要辛苦上師了。朕封上師為大輪明王,加金輪法王,西方釋教大總統,主持西方傳法大業。這重現西域佛國之任,就拜托上師了。”

八思巴:“……”

……

《努曲寺召對》沒有記載當時八思巴的神態,但很明顯,八思巴在這個過程中很為難,很無奈。

但是,八思巴顯然無法違拗“文殊師利大皇帝”的旨意。

李洛在接見八思巴的第二天,就下旨敕封八思巴為大輪明王、金輪法王、西方釋教大總統。

位同國公,食一品俸祿!

隨後,八思巴頒下一道法旨:吐蕃歸唐!

從這一刻起,起碼名義上,吐蕃已經納入大唐的版圖了。

八月初七,唐軍到達薩迦寺,進駐本波山大營。十余萬吐蕃軍隊,在八思巴的法旨和唐軍的軍威下,乖乖服從命令歸唐。

在八思巴等人的帶頭下,十余萬人下拜,高呼大皇帝萬歲。其中很多人當然是被迫,但也沒有辦法了。

形勢比人強。

之後,李洛下令選拔三萬最精銳的吐蕃兵,編為唐軍。其余的,全部解散。

這使得唐軍騎兵數量,立刻達到六萬人!

隨著八思巴歸唐法旨傳向四面八方,不知道多少農奴歡聲雷動。

很多農奴都聽說了。法王親口說,大唐皇帝就是聖人,是文殊菩薩在世,不但是大唐天子,也是贊普,是天可汗。

也不知道多少貴族家屬往北逃遁,企圖逃入元軍的控制區。

在薩迦待了僅僅三天,唐軍就北上,目標是穿過羌唐草原南下的元軍。

而此時的好幾萬元軍騎兵,已經進抵達雅魯藏布江之北兩百裏附近。聽到八思巴叛元歸唐的消息,元軍統帥阿泰頓時大驚失色。

吐蕃軍竟然降唐了!

而他只帶了五萬人,加上罕兒不花的五千,也就五萬五千人。失去了十余萬吐蕃軍隊的協助,還怎麽對付得到吐蕃軍協助的唐軍?

“傳令,撤退!”阿泰臉色難看地說道,“罕兒不花將軍,你覺得呢?”

罕兒不花雖然很想回到薩迦宰了八思巴,可他也不傻。

“阿泰將軍,我也認為現在只能撤退了。吐蕃人反了,我們兵少,唐軍兵多,我們不能硬拼,只有先退到羌唐草原去。”

禿厥大將伊査思卻不滿了。

“那顏,我們趕了數千裏路,這才從阿裏麻裏趕到這裏,怎麽又要撤退?唐軍雖然多,可是我們有五萬多騎兵啊,完全能打這一仗。要是打敗了唐軍,斬殺李洛,那就是天大的功勞。”

阿泰眼珠子一轉,裝作肅重地說道:“你們沒有和唐軍打過,不知道唐軍的厲害。要是打,本帥怕你們上去就敗了,那就不可收拾了。”

伊査思聞言立刻不幹了。

“那顏,我們禿厥勇士和回鶻勇士雖然比不上蒙古勇士,可也是驍勇善戰的男兒,好幾萬騎兵在手,怎麽也不怕唐軍!”

“好吧,我英勇無畏的伊査思。”阿泰似乎有些無奈的說,“要是你真敢打,這一仗就交給你。看看你打的怎麽樣,說不定真能打敗唐軍也不好說。”

“好!”伊査思毫不猶豫的領命,“那我就率騎兵出擊!我就不信,幾萬騎兵打不贏騎兵少步兵多的唐軍!”

罕兒不花冷笑。白癡!沒和唐軍打過仗,就敢對唐軍這麽輕視?真是不知死活。

再說,吐蕃兵投降了唐軍,唐軍的騎兵會更多,比元軍騎兵還要多。

五萬多騎兵,根本打不贏。不但不能打,還要趕緊撤退,防止唐軍追擊才是。

不過,罕兒不花壓根就沒有提醒伊査思這個禿厥人的意思。

他剛率五千騎兵和阿泰匯合時,阿泰就私下告訴他,禿厥人的膽子越來越大了。

伊査思竟然不請軍令,擅自帶兵滅了納木措湖邊的幾座喇嘛寺,殺了數百個僧人。

事後,伊査思還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

這還得了?

說小了是目無統帥,挾兵自重,說大就是對大元不忠。

這樣的人,留著是個禍害。

所以,不但阿泰沒有反對伊査思出兵,就是罕兒不花也不反對。

你要送死,你就去死吧。

有你纏著唐軍,一萬蒙古騎兵也好從容撤退。

至於吐蕃,隨著八思巴的降唐,那肯定是保不住了。為今之計,保存蒙古騎兵的實力才是最重要的。

伊査思心裏也在冷笑。

哼,你們蒙古人真是越來越不行了。不但被漢人趕出了中原,還丟了河西和河套。要不是我們禿厥人和回鶻人波斯人給你們撐著,你們還能在西邊站穩腳跟麽?

如今,好幾萬騎兵在手,竟然不敢和唐軍打一仗。

真是辱沒蒙古騎兵的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