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祖籍故裏,猶如雲煙(第3/4頁)

而北征的太尉文天祥,還沒有回來。

最新的情報是,文天祥趁著陜北和河套元軍兵力空虛,一路北推,渡過黃河,占領了長城,和陰山只隔一線,收復了淪落異族之手數百年的河套地區。

可是,由於文天祥兵力不足,元軍漠南大軍又逼近長城,所以他沒有兵力消化陜北和河套,只能依托長城和黃河構築防線,與元廷漠南大軍對峙。

文天祥不敢撤軍,元軍也無法越過長城,戰局呈現僵持局面。

李洛回到關中,第一件事事就是抽調三萬唐軍北上,援助文天祥,消化陜北和河套地區,建立均線鄉村衙門,推行均田令,招募新兵。

如此,整個陜西行省,全部歸於大唐版圖。

此時,長安城到處都是工匠和勞工,到處都是挖掘土方溝渠的俘虜,到處都是燒制磚瓦的窯廠。

熱火朝天,人聲鼎沸。方圓二十裏內的區域,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工地。光是維護秩序的兵馬,就有五萬人。

城建大臣張志純很是得力,幾十萬人的巨大工程,安排的井井有條。總督城建事物衙門的運轉,也有條不紊。

李洛下令將在甘肅和隴右得到的三百多萬石糧食,全部用作工匠和勞工的口糧。

而此時的關中,漢中,陜南,也都開始了春耕。水利專家任仁發也來到關中,治理關中八水。

一切,都在計劃之中走上軌道,風風火火的展開。

李洛剛回到驪山下的華清宮,就有一個大名鼎鼎的歷史名人,被帶來面君。

當世水利大家,數學家,天文學家:郭守敬。

這是華夏名人榜中排名很靠前的人物,著名的古代科學家。《授時歷》,天文測量儀等都是他主持完成的。

“臣郭守敬,拜見陛下。”被帶進來的郭守敬是個年近六旬的文士,他面容儒雅,目光沉靜,哪怕見到威名赫赫的唐主李洛,也顯得不卑不亢,一副見慣風雲,處事不驚的神情。

郭守敬本來委屈的很,他在北方好好的,卻突然被神通廣大的特察局特務,連家帶口的“請”到江陵,再帶到關中。

在江陵見到大名鼎鼎的“妖後”崔秀寧,他才知道唐國綁架自己全家的目的。

竟然是主持關中的水利大事。

加上崔後對他很是禮敬,推心置腹的說了不少話,就更讓他心中的不滿冰消雪融。

無論如何,能通過“綁架”的方式請自己來治水,那說明唐主的確是為了江山社稷,為了黎民百姓。

所以,他也就不排斥見到李洛,反而很期待。

之所以自稱臣,是因為他已經接受了崔秀寧封他的官職:欽天令。

這是一個主管天文歷法的官職,正三品。

“平身,免禮。”唐主伸手虛扶,“郭先生請座。”

對於郭守敬,他還是很敬仰的。

“謝陛下。”郭守敬起身,有點無奈的正坐在蒲團上。

唐廷官場廢除椅子,認為坐椅乃胡俗,坐椅子不能以靜制動,還會因為舒服貪圖久坐,變得懶散,習慣低頭,並生出痔瘡等多種疾病。

而正坐古禮,能使得身姿端正典雅,張力勃勃,猶如引弓不發,有躍然而起之勢,利於堅韌心志。而正坐不能持久,也利於人頻繁起身,不會久坐生病。

道理似乎不錯,可郭守敬卻坐不習慣。

而對面的皇帝,卻端坐如山,身姿如鐘,應該是習以為常了。

大唐天子,竟然如此年輕啊。這通身氣度,的確可稱得上天日之表,不怒而威,不嗔而重,令人不敢逼視。

當真是名不虛傳,不愧是硬生生起兵反元,打下偌大基業,與大元分庭抗禮的蓋世人傑,所謂天生異數者也。

郭守敬在北地聽多了李洛的所作所為。雖然元廷和豪族對李洛恨之入骨,冠之以叛臣和賊寇,但郭守敬有自己的判斷。

他雖是書香門第出身,卻不是豪族。他不認為李洛做的事是倒行逆施,更不認為李洛是暴君。

但要說他之前對李洛有什麽好感,那就絕對說不上了。之前,他認為李洛不過是個頗有膽魄的野心家而已。

可是來到唐國後一路觀察,他對李洛的印象就有了極大改觀。

李洛,絕對不是一個野心家那麽簡單。這是一個要改革天下弊端,拒絕法祖食古的一代令主!

聽說,唐軍已經拿下隴右,陜北和河套,勢力一日蓋過一日。以他所見,唐廷多半能真的恢復中原,一統宇內。

所以,此刻見到李洛,郭守敬雖然表面平靜,可心中其實是有些激動的。也有些感動。起碼,大元皇帝和皇後,都沒有這樣平易近人的召見過自己,也沒有如此鄭重。

“郭卿之才,國士也。朕早有聞,惜乎君在北地,不能歸唐。如今,郭卿欣然來歸,朕心甚悅。”李洛是真的高興,郭守敬一來,這關中的水利,國家的天文和數學研究,就有人主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