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征日之議(第3/4頁)

兩人在宮中各衙門逛了一遍,回到龍章宮時,文天詳已經在等候了。

“大王。”文天祥站起來要行禮,被李洛扶住,“文先生勿要多禮,此時進宮,可是有了什麽事?”

文天祥每次進宮,肯定是有要事,而且必定和軍事有關。

文天祥道:“交州水師都督劉拓奏報的軍情,是關於天竺的消息。安南……交州海商在西洋(當時指印度洋)聽到消息,說是東邊五月份來了很多人馬,突然攻打阿洪國,殺了阿洪國國王,鳩占鵲巢。”

“臣以為,應該就是大理和蕭梁殘部所為了。”

李洛和崔秀寧對視一眼,都不奇怪。

蕭家兄妹花了兩個月時間穿過若開山脈,突然出現在印度洋東岸,再花一個月時間滅掉沒有防備的阿洪國,完全來得及,畢竟他們有十來萬兵馬。

翻山越嶺對其他人來說是畏途,可對於大理人來說算得了什麽?從雲貴高原往低處走,本就是西南山地土著,還怕老林子?

據說後世遠征軍在緬甸和日軍打仗,最厲害的就是雲南兵。要知道,歷史上整個緬北都是大理國的。大理才是緬甸雨林真正的主人。可惜,那一大片原始森林被我大清送給英屬緬甸了,這才變成緬甸的。

“應該就是他們了。”李洛很肯定的說。

文天祥道:“水師想遠征一次打一打,臣的意思是放任自流,先讓他們折騰。但此事重大,還請大王裁決。”

水師想打?那不行!

李洛想都不想的搖頭,“不打。就讓他們折騰。不但要讓他們折騰……必要時還要幫他們一把!”

文天祥笑道:“臣明白了。”

君臣二人都是心照不宣的一笑。

文天祥又道:“水師的將士,已經很久沒有仗打,也找不到對手。軍中頗有怨言,說是沒有功可立。”

此事,李洛和崔秀寧早就知道。可是如今的唐軍水師整個世界都沒有敵手,唯一勉強算個對手的宋軍水師還不能打,不然就便宜了南洋諸島的土人。

長江水師還好些,起碼要封鎖長江。而海軍純粹就是沒啥事幹,光看陸軍不停的立功,眼都紅了。

軍隊長期不打仗,可是要廢掉的,無論你怎麽練都不行。

李洛站起來踱步,忽然說道:“要麽,先把日國收了,讓水師動動?”

本來,李洛是打算明年再拿日國,畢竟現在糧食物資很緊張,都處都缺糧。之前的一些糧食儲備,今年打仗又用掉了。

除了東南,海東和益州的糧食有盈余之外,其他地方,包括安南都還需要賑濟。

日國有十萬元軍駐軍,雖然以漢軍和高麗軍為主,可還有一萬蒙古色目騎兵,總體戰力不弱,還有不少日國仆從軍。

日國也不小,人口也不少,要吞下日國,起碼要出兵七八萬。

需要耗費的糧草物資不是個小數目,唐廷現在物資緊張,雖然能拿出來,但用來應急的儲備就更少了。

“倒是可行。不過不急在一時。等到秋糧下來,有了一些盈余再出兵最好不過。如今,大唐每月消耗三十萬石軍糧,可儲備糧只有八十萬石了,剛剛堅持到秋收啊。”文天祥道。

李洛看向崔秀寧,“日國情況如何?能不能讓征日兵馬就食於日國?”

崔秀寧握著情報,最熟悉情況。

崔秀寧搖頭:“大王,據臣妾所知,日國這幾年圈建了很多牧場養馬,耕地面積大降,百姓每天都有不少餓死,流民數十萬,元廷根本不管。哪裏還有多余的糧食?”

“不過,日國養了幾年馬,現在戰馬最少有十萬匹。元廷很擔心我們攻打日國,東瀛行省平章衙門沒辦法,只能編練更多的日軍協防。”

李洛暗嘆一聲,這麽說,要征日就只能等到秋收之後了。

糧食啊糧食!

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他從發愁沒錢到錢多的數不完,幾年前就不愁錢了。可是糧食,卻一直在發愁。

這個時代的畝產實在太低了,社會余糧太少。農業生產體系也非常脆弱,無論是天災還是兵災,只要碰上,那必定是大減產,需要很久才能緩過來。

就說這次唐軍統一南方之戰,唐軍一到,很多百姓不知底細就聞風而逃,一逃就是半個月一個月,農時一錯過,那就是顆粒無收。

看似唐軍秋毫無犯,看似戰爭並不劇烈,可事實上只要一用兵,一剿匪,對生產的影響還是大的可怕。

對很多三國百姓來說,管你唐軍是不是真的仁義之師,只要你來,我就先逃。

“大王勿憂,如今各處奉旨大興水利,賑濟災民,恢復生產,已經卓有成效。秋糧會略有盈余,打一仗足夠用了。”文天祥道。

李洛點點頭,“那就先秘調八萬兵馬在松江崇明待命,只要秋糧一到,寡人就親征日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