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忽必烈西征(第3/3頁)

海都汗聞訊後,也逃到怛羅斯,兩軍匯合,只剩下十萬人了。

四月中旬,忽必烈的大軍終於到了怛羅斯河東岸,與怛羅斯城不到十裏距離。

同時,勝券在握的忽必烈派快馬告訴孫子安西王,讓他的大軍不用來怛羅斯匯合,而是渡過伊犁河,繞過巴爾喀什湖,攻入欽察汗國,吸引欽察汗國主力東來。

忽必烈很清楚,窩闊台汗國和察合台汗國已經完了,篤哇和海都連接大敗,困守恒羅斯,已經翻不出他的手心。

他的聖旨每天都在往外飛,兩大汗國的貴族們,已經都奉詔歸附朝廷。篤哇和海都大勢已去,部族叛離,已經不足為慮。

伊爾汗國不敢反抗朝廷,只要雲南王的大兵一到,只要接到篤哇和海都大敗的消息,伊爾汗只能乖乖奉旨撤藩,然後隨軍西征。

接下來,就是三路大軍一起西征,進攻實力最強的欽察汗國。

數月的勞師遠征,他終於看到了大蒙古國一統的希望!

他將在四大汗國的領地設立六個行省。四大汗國將不復存在!萬裏疆土,數千萬子民,將置於大元掌控之下!

忽必烈看著不遠處的怛羅斯城,露出了冰冷的笑容。

他突然想到李洛,蒼老的笑容頓時慢慢消退。

說起來,他之所以這麽容易就連接大勝,還算是“沾”了這個叛臣的光。

他用南征李洛為掩護,迷惑了海都他們,又用新火器和騎兵結合的新戰術,打掉了海都等人的膽氣。

也是李洛一統南國的趨勢難以阻止,才逼著他必須要西征一統大蒙古國。

要是沒有新火器,他也不會在如此高齡率軍西征。

“傳朕旨意,令日兵和高麗兵搭設浮橋。半月之內,朕要看見海都和篤哇像嬰兒那樣哭泣,跪在朕的馬前請求饒恕!”

“喳!”一堆蒙古大將領命道,督促日兵和高麗兵搭設浮橋,準備過河。

“朕的好文人們啊,快寫下幾道聖旨,射入怛羅斯城吧,告訴你們的蒙古勇士,朕才是大蒙古國的大汗,他們既然還自認為是蒼狼白鹿的子孫,既然要尊奉偉大的成吉思汗,就應該向朕,向他們的薛禪可汗效忠!”

“告訴他們,他們的投下領地不會減少,他們的奴隸不會減少,他們所得到的,將來只會更多。讓他們做出明智的選擇吧!要麽,就等著朕的賞賜和寬恕,要麽就等著朕的怒火。如果他們做出了錯誤的選擇,那麽長生天將不會保佑他們!”

隨軍的蒙古翰林們立刻遵命道:“喳!”

隨即,他們就寫出蒙文聖旨,寫的很漂亮,只要念出來,就如同草原上的歌曲那旋律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