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忽必烈西征(第2/3頁)

西路軍由雲南王也先帖木兒率領,下高原,從克什米爾向西,走瓦罕走廊,突然進入伊爾汗國。事實上伊兒汗國表面上仍然服從元廷,可忽必烈還是決心對其用兵。

不然,無法真正一統大蒙古國。

除了更遙遠的欽察汗國(金帳汗國),三大汗國都遭遇到元軍的兵鋒。

在古代,準備一場大戰需要很長時間。三大汗國被忽必烈的戰略欺騙迷惑,根本沒有準備。等到收到忽必烈西征的消息,無不大驚失色。

海都等汗王們一邊派出信使拿著令箭去各地調遣兵力,一邊匆匆忙忙的組織兵馬,抵抗元軍。

可是,終究是遲了一些。

等到元軍從吐蕃俯沖而來,他們的兵力還沒來得及調集到一起,防禦準備也很不充分。而元軍雖然遠道而來,可卻是有備而來。

首先東路軍的安西王安難答所部十萬人,於三月上旬來到帕堅古山,海都匆匆組織了三四萬汗庭騎兵,親自趕來阻擊。

安難答根據忽必烈授予的軍略,首先以一萬日軍和一萬漢軍步兵邀戰,吸引求勝心切的海都進攻。

海都見到阿難答竟然以步兵進攻,認為機會難得,立刻派一萬騎兵攻擊。

然而,這就是一個陷阱。

等到海都的騎兵進攻,隱藏在元軍軍中的火器突然發射。元軍的火器無論威力還是射程和可靠性,和唐軍火器都不可同日而語,差了一大截。

可是突然作為一個殺手鐧對付海都,卻足以能讓海都吃個大虧。

兩萬裝備劣質火器的漢軍一起發射,巨大的爆炸聲和密集的彈雨,頓時讓海都的一萬騎兵傷亡慘重,尤其是戰馬受到了驚嚇。

海都所部倉促應戰,本來就士氣不高,突然被這麽犀利的火器狠狠當頭一擊,頓時慌了。

而早就準備好的幾萬元軍騎兵,乘機發起了全線攻擊。

海都汗大敗,所部被殺的,投降的超過三萬人,他本人僅率數千騎兵西逃。

阿難答一路追擊,一直追到窩闊台汗國的首都也迷裏城,用火炮轟開也迷裏城,將海都汗的家屬全部擒獲。

三月下旬,海都召集了五萬騎兵,要奪回也迷理城。阿難答將擒獲的海都家屬和官員推到城頭示眾,然後公布忽必烈聖旨,宣布海都是叛逆,再用火炮憑城轟擊,最後出動騎兵反攻。

海都所部看到人質,聽到聖旨,又被火器驚嚇,軍心渙散之下再次大敗。但海都跑路的本事不差,他率領上萬騎兵,惶惶逃往察合台汗國。

號稱控弦十萬,和忽必烈爭鬥多年的海都汗,不到一個月兩次大敗,麾下兵馬大多投降了元廷,少數戰死。

然而海都不知道的是,察合台汗國被忽必烈親率的主力襲擊,情況同樣糟糕。

察合台汗國是四大汗國中實力僅次於欽察汗國的存在,占據了河中大部,號稱控弦二十萬。

可問題是,察合台汗國的戰爭準備嚴重不足。那麽大的地盤,要將兵力全部集中起來,短期內絕對做不到。

三月下旬,忽必烈渡過塔裏木河,在庫車和察合台汗篤哇調集的八萬騎兵決戰。忽必烈在戰前,首先給篤哇傳達了聖旨,說他忘恩負義,是大蒙古國的叛逆,讓他投降。

篤哇又驚又懼,部將們也都是猶豫不決。畢竟忽必烈是大元皇帝,他們雖然反對忽必烈,可此時直接面對忽必烈親率的大軍,仍然感受到反抗的艱難。

可是篤哇還是決定打。打還是希望,不打,他就只能被送往大都,他的汗國,也將被忽必烈吞並。

於是,庫車大戰爆發了。

這是數十年以來,整個世界最大規模的騎兵決戰。

忽必烈用從李洛那裏學來的戰術,利用火器狠狠挫敗了篤哇的士氣,然後利用騎兵圍堵,用步兵軍陣掩護漢軍火器兵,三者結合的持續的進逼轟擊,打擊篤哇士氣,不斷給篤哇放血。

終於,有大將開始背叛篤哇,帶著成千上萬的騎兵投降忽必烈。

到了第三天,篤哇被逼無奈,只能發起決戰。

結果可想而知,篤哇大敗,死傷數萬,投降數萬。就是篤哇自己,也被高麗大將高銘射傷耳朵,最後僅率數千騎兵逃走。

忽必烈乘勝北上,渡過特克斯河,直逼察合台汗國的都城:蘋果城(阿力麻裏)。

而篤哇眼見蘋果城不守,只能帶著家屬和汗庭官員西逃。一邊召集其他兵馬。

逃入察合台汗國的海都,驚聞篤哇大敗西逃,也不敢再去蘋果城了,只能也往西逃走。

於是,忽必烈在南,安西王在北,這對祖孫一南一北的往西追擊。而海都汗和篤哇汗則是一起西逃。

四月初,逃到河中重鎮怛羅斯的篤哇汗,身邊終於又聚集了趕來匯合的八萬多兵馬,這才驚魂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