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秀寧出兵,元軍渡江!(第3/6頁)

他們還以為元軍真的去四川!

要是元軍突然在某處停下渡江,水師集合攔截就來不及了。就算集合了一部分戰船攔截,也只能攔截一部分。

水師對付敵船容易,畢竟敵船目標大,幹掉一艘敵船,滿船敵人就完蛋。可對付水中的人,就不容易了。

而唐軍依仗封鎖長江,元軍水師盡喪,也沒有在沿江重地布置江防軍隊。

南宋江防常年駐守數十萬大軍,扼守江面。當年,宋軍的江防軍鎮有幾十個之多,駐軍高達三十萬。

現在看來,不是沒道理!

這麽嚴密的江防,元軍就是革囊渡江,也沒有機會。

“來人!”崔秀寧猛然站起來,“傳我命令,五千鄉勇守衛臨安!臨安五千兵馬隨我出征!”

“傳令沿江個州縣,緊急征調青壯,發放兵器,守衛長江南岸!”

“傳令水師……”

崔秀寧連下幾道軍令,親了三個孩子一口,就穿著紅色的盔甲風風火火準備離開。

侍衛們也都趕緊行動起來。特務們也紛紛行動。調兵的命令飛快的傳到鄉勇大營和臨安駐軍大營。

聞訊趕來的顏鐸趕緊問道:“我兒,出了甚事!快過年了,你怎麽要自己去打仗?”

崔秀寧把猜測說了一邊,有點焦急地說道:“爹,估計元軍快要渡江了,而水師和沿江州縣還不知情,南岸又沒有江防陸師防守,十萬火急,兒必須親自去!”

唐軍大將全部出征,臨安已經沒有旅帥以上將領。

顏鐸驚訝道:“果真如此,那江南危矣!水達達和骨鬼等部落,那是水中之狼,不懼江河啊!不過,既然元軍可能在兩處渡江,那就必須分兵!不能讓他們渡過一處!”

顏鐸說的沒錯。哪怕只有一處渡江成功,哪怕只上岸三萬騎兵,那江南就是腥風血雨。

江南精兵盡出,除了臨安有五千兵馬,其他城池州縣都是零星駐軍,只能維持治安。可謂極其空虛。

火器也全部調給了前線,江南幾乎沒有。

就是這些分散各地的少量駐軍,也幾乎都是新兵。

“事急矣!老夫也去!”顏鐸說道,“你率兵去蕪湖縣!老夫率兵去建德(東至)!”

這兩地,分別是無為和安慶的江對面。

“可是爹年事已高……”崔秀寧擔心顏鐸身體。

“無妨!”顏鐸笑道,“為父雖然已經拉不動弓,卻還能騎馬帶兵!俺倒是擔心你,你可很少帶兵出征啊!”

崔秀寧道:“爹放心,兒也不是閨中弱女子,打仗也是打過的。”

雖然這麽嘴犟,但她很清楚自己所謂的打仗,也就是打過生番而已。打元軍,不好意思,沒經驗。

但現在,臨安沒有大將,她不去也不行了。

很快,鄉勇和臨安守軍就全部集合。崔秀寧匆匆做了一番安排,就和顏鐸一起領軍出發。

他們沒有騎兵,五萬人只能靠兩條腿急行軍趕路。只不過,士卒們所有的盔甲和軍器都用騾馬攜帶,人要輕松很多。

崔秀寧和顏鐸等將領還是配備雙馬的。顏鐸已經七十高齡,虛發皆白,他穿著一身玄甲,持著一根長槍,仍然威風鼎鼎。

“說起來,為父已經十幾年沒有上陣了。”顏鐸感嘆道,“沒想到死前還有機會上陣。”

旁邊一身紅色盔甲的崔秀寧說道:“爹不要說此不祥之話。以爹的身板,長命百歲也不是不可能。”

兩人心裏頗為焦急,可幾萬士卒都是步兵,想快也快不起來。崔秀寧只希望,乃顏沒有那麽快渡江。

根據情報,乃顏所部還沒有完全翻越江淮丘陵,但也快了。翻過丘陵帶就是巢湖,繞過巢湖就是無為。

算起來,五天之內乃顏一定能渡江。

崔秀寧心急如焚,只能下令鄉勇快點趕路。通知沿江地方官的信使早就騎快馬去了,但沿江州縣也沒有兵馬啊。

崔秀寧更希望,一切猜測是錯的,元軍根本沒有革囊渡江的計劃。

好在,鄉勇經過一個多月的苦訓,已經今非昔比。在年關之際冒著風雪出去打仗,也都沒有怨言,反而興致很高。

石珊瑚等侍衛也緊緊跟著崔秀寧,一行人冒著風雪趕路。

第二天,隊伍急行百余裏,來到廣德,就兵分兩路。顏鐸率領兩萬人西去建德,而崔秀寧率領三萬人北上蕪湖。

“我兒保重!事有不諧不要堅持,立刻退到江寧城(南京)!”顏鐸揮手說道。

崔秀寧眼睛濕潤了,“父親保重,不要不服老!”

“老夫省得!征兒還沒被立為太子,老夫舍不得死!駕!”顏鐸猛抽一鞭,縱馬走到隊伍前面,慢慢的消失的風雪中。

“駕!”崔秀寧也打馬走在前面,脆生生地喝道:“只要本後在,斷不許韃子荼毒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