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秀寧出兵,元軍渡江!(第2/6頁)

與此同時,寶慶方向的也速叠兒,也舍棄攻打寶慶,想要回師祁陽,卻同樣被張斂的兩萬兵馬在越城關擋住。而守衛寶慶的江鈞,也尾隨而來,和張斂一前一後纏住了也速叠兒。

也速叠兒首尾難以兼顧,一時半會也拿越城關沒有辦法,只能希望雲南王多堅持幾天。

可以說,衡陽戰場的元軍雖然還有二三十萬大軍,卻陷入了全面被動。

但江陵的梁軍,以及福建的唐軍尚鑄和查尹南,卻也陷入了被動。

呂文煥挾大勝之威,猛攻重鎮江陵,江陵岌岌可危。蕭隱急的到處傳召“勤王”,可哪裏還有兵馬?

衡陽雖然有十幾萬梁軍,可也來不及調回來了。

正在呂文煥快要攻下江陵時,武巖率領的五萬唐軍已經到達。呂文煥無奈之下,只好暫時放棄攻打江陵,轉而攻打武巖。

呂文煥的大軍超過十二萬,還有一萬騎兵。而武巖只有五萬步兵,大部分都是新兵,火器兵更是只有一個團。

可即便如此,呂文煥數次猛攻也沒有擊敗武巖,加上城內的三萬梁軍,一時形成了對峙之勢。

但呂文煥用兵顯然比武巖老辣,兵力又多,還有不少騎兵,所以仍然占據上風。雖然短期內奈何不了唐梁聯軍,卻也壓制的唐梁聯軍勉強支持。

唐軍完全靠兵員素質和少量火器作為支柱,聯合梁軍抗衡擁有一萬騎兵的十多萬四川元軍。

而福建和廣東道接壤的防線,尚鑄和查尹南也打的很辛苦。

兩人有七萬兵馬,而且他們的兵馬大半都是之前起義的福建漢軍,戰鬥力並不太強。按照唐軍模式訓練的唐軍,只有三萬人,其中還都是福建新兵。火器兵更是沒有。

反觀攻打福建的土司聯軍,卻有十幾萬人,還有不少騎兵。這些土司聯軍來自十幾家土司,都擅長山地作戰。雖然尚鑄和查尹南憑借羅霄山防守,卻仍然只能勉力防守。

無奈之下,羅昱的水師只能放棄戰船,派一萬人上岸變成陸軍,協助防守羅霄山。

而廣州的趙良鈐還是沒有糊塗,他啟用之前在南海縣(佛山)大敗的樞密使林桂芳,統帶五萬宋軍,威脅田謹賢後路,讓十幾萬土司聯軍無法全力攻打福建。

福建戰線陷入僵局,暫時穩住了。但總體而言,田謹賢仍然占據上風,要是沒有意外,打敗唐宋聯軍攻入福建是遲早的事。

……

此時的崔秀寧,已經接到李洛的信。

李洛的猜測,驚出她一身冷汗。

原來歷史上還有忽必烈“革囊渡江”攻滅大理的事!

要是自己熟悉歷史,就不要等到現在才知道啊。

“乃顏所部,已經離開揚州,沿著長江之北往西而去。此時已經進入後世的安徽,他們會在哪裏渡江?”

崔秀寧閉上眼睛,回想長江中下遊的大概地理。

乃顏所部沿江西去,所有人都會以為他們是翻山越嶺到襄陽,再入四川,然後在唐軍水師難以控制的中上遊狹窄處渡江。

這條線路對大隊騎兵來說異常艱難,而且要耗費很多時間,還不如繞道吐蕃來的容易。起碼吐蕃雖然繞,但路是現成的。

而乃顏所部這麽幹,完全就是重新開一條路。

現在崔秀寧明白了,他們哪裏是翻山越嶺去四川渡江?他們根本就是要在後世的安徽渡江!

忽必烈老奸巨猾,他對長江也熟悉,肯定秘密交代了渡江地點和方式。

渡江的方式她不是太清楚。忽必烈這次行動完全就是用密旨定向下達,也下了封口令,就是乃顏所部的大將,也不知道底細,特察局短期內無法打探到情報。

可是她知道,元軍渡江的地點,要麽在無為,要麽在安慶!要麽,兩地一起渡!

為何?因為這兩處江面不但很狹窄,而且江流也平緩,並不湍急。

她記得,安慶小孤山江段,江面只有七百米。而無為某處江面,不到九百米。只是水深而已。

長江中下遊,只有這兩段江面不到兩裏寬,善於遊泳的人,大多數都能遊過去。和下遊十幾裏寬的江面完全不同。

甚至,這兩段江面不比金沙江更寬,還不如金沙湍急。

按照李洛說的“元渡革囊”典故,既然當年十萬蒙古大軍能突然革囊渡江,那為何在這兩段江面不能?

完全能!

要不是自己將疑點告訴了李洛,要不是李洛根據自己的疑點推測出結論,那麽所有人都會被蒙在鼓裏。

要知道,長江唐軍水師的戰船,是鏈式封鎖,每段江面只有一艘戰船,相距少則一裏,多則兩裏。

一千多艘戰船說起來很多,卻分布在兩千裏的江面上,兵力很分散。而且,沒人能想到元軍會在沒有船的情況下渡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