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桓公眾姬,不如管仲一妻(第3/4頁)

三人想起在安南時的事,不禁有些懷念。

李洛毫不見外的說:“寡人需要人才,卻不是什麽人都用。寡人要的,是能夠打天下治天下的良將能臣。你們能來海東,除了因為是寡人的袍澤,也因為你們是良將。寡人是漢人,為何不用史弼謝坤?因為寡人不恥其為人。”

三人異口同聲的行禮道:“謝君上看重,臣慚愧。”

李洛站起來,指著西邊,“那裏是中原。曾是宋遼金夏。可如今,俱歸蒙元。”

“蒙元倘若能一視同仁,廣施仁政,遵循漢法,讓天下百姓活的像個人,我等何須反它?”

“然而元廷民封四等,橫征暴斂,殺戮成性,倒行逆施,不但萬民皆怨,即上天亦怒也。如此行徑,天下英雄豪傑莫不切齒。以至於數十年來,天下兇兇,義旗四起。而元廷窮兵黷武,以漢、女真、契丹、黨項壯士為前驅打頭陣,一為鎮壓,一為消耗。此事,你等應該感同身受。”

三人深以為然。可不是麽?這些年,元廷何曾信任過他們?每次打仗,都為蒙古軍隊打頭陣,打硬仗。很多族人都為元廷戰死,卻什麽都沒得到。

這麽多年消耗下來,三族其實已經沒有多少族人了。

更別提蒙元對三族都曾屠殺過。這種血仇,又豈能自欺欺人的當做不存在?

李洛繼續道:“你們不知道,大元皇帝已經封了寡人為越國公,賞一子為侯,還委任寡人為湖廣行省平章。寡人若不反元,就能享盡榮華富貴。”

“那寡人為何甘冒奇險,放著越國公不做,卻行反元之事?就因為不為私利,而為公心。不為李家,而為天下。寧負少數人,不負天下人。來日兵峰之所向,必解黎民之倒懸!此乃,寡人之志也!”

耶律忠節聽到“寧負少數人,不負天下人”這話,心中一動,這不就是夫人給自己看的信中寫過的話麽?

大將軍果然是心懷天下啊。

耶律忠節想到之前對李洛的誤解,不禁有點慚愧。忽然下拜道:“君上恕罪!臣愚鈍,不知君上昭昭之心,可對日月。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致對君上心生怨望,死罪也!”

耶律忠節的事,崔秀寧已經告訴李洛了,李洛當然心中有數。

李洛扶起耶律忠節,“忠節乃忠厚之士,何罪之有。寡人之行事,不拘小節,只問大義。大義所在,便是天道,雖萬千人吾往矣。”

李憶說道:“君上,天道有償,便是天命!微臣來海東日久,見我大唐蒸蒸日上,雖然小國寡民,卻兵精糧足,火器犀利,軍心如鐵,民心可恃。待天下有變,兵發中原,大事可期也!”

他來的更早,比石抹懷德和耶律忠節更了解唐國的可怕實力。

石抹懷德道:“郎主以前是微臣的大將軍,如今是微臣的主君。微臣並無贅言,只管唯郎主之命是從!”

“好!”李洛擊節說道,“那咱們君臣,就仍是袍澤!只不過,上次是征越,下次……就是征元!你們回去好好訓練騎兵,但有所需,有求必應!”

“喳!謝君上!”三人一起領命。

李洛啞然失笑,道:“不要說喳,這是蒙古軍的規矩。我唐軍,乃是言諾。”

“諾!”三人立刻改口,忽然相視大笑。

……

送走了三個異族將領,李洛就開始視察海東各部。最讓他重視的,當然是匠造處的火器和盔甲。尤其是最新開始量產的十斤彈中型火炮。

火器完全是崔秀寧在打理。李洛從來沒有管過,事實上他想管也管不了,他連火藥的最佳配方都不知道,怎麽管?

觀看十斤彈火炮的施放後,李洛很是滿意。這火炮的射程和威力,已經領先幾百年了,絕對是一大利器。唯一不好的就是射速和機動性。三分鐘兩發的射速,以及上千斤的重量,讓它克制騎兵的作用有限。

十斤彈炮其實算重型火炮了。按照崔秀寧編寫的《操炮規範》,人員配置需要三個炮兵組,其中一個操炮組,一個彈藥組,一個騾馬機動組。

每組五人,而且各組人員都可相互替補置換。也就是說,一門十斤彈炮,需要十五人的編制。

十斤彈炮剛剛開始量產,而三斤彈小炮和六斤彈輕炮,卻早就開始量產。數量最多的三斤彈小炮,已經產出了三百多門。

三斤彈小炮不到百斤,機動性很好,威力也不差,有效射程將近一裏,超過床弩和石炮。按照《操炮規範》,三斤彈小炮需要兩個炮兵組,其中一個操炮組,一個彈藥組。每個炮兵組兩人。

一門三斤彈小炮,需要四個炮兵負責機動、發射、維護。

六斤彈輕炮雖然帶個輕字,卻重達三四百斤,雖然威力更大,射程也超過一裏,但機動性大幅下降。如今,六斤彈炮已經量產出一百多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