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攻下快州……破洪安防線!(第3/4頁)

不過,作為攻城方,元軍的傷亡當然更大。

越軍畢竟占了城池之利,講武堂的軍官生們,怒吼著督促被元軍弓箭石炮壓得不敢冒頭的越軍士兵守城。

越軍發射的石炮,床弩,弓箭,同樣如雨般傾瀉而下,讓攻城的元軍步軍傷亡慘重。三裏寬的城下,伏屍累累。

短短大半天,元軍就傷亡過萬,不過,大半都是打頭陣的越奸軍。

數萬越奸軍被逼著在前,一萬漢軍在後壓陣,整整五萬攻堅步兵,擡著雲梯和撞木,不要命的往城墻靠近,卻難以接近。越軍在這面城墻布置了大量兵力,每時每刻都傾瀉出大量的羽箭,檑木石塊,甚至炸罐,神火飛鴉,火銃,火炮!

沒錯,就是火器。

歷史上,安南是第二個擁有大量火器的國家。

早在南宋時期,安南李朝就仿制了大量的火器。

當然,和元軍一樣,安南的火藥配方並不完美,也不是顆粒火藥,純度又有問題,所以威力並不大。他們的火器,當然也是初代火器。比如火炮是花瓶炮和喇叭盞口炮。

可即便如此,近距離的攻擊敵軍,殺傷力也非常可觀了。

“砰砰砰!”

“轟轟轟!”

“啾——啪!”

“啾啾啾!”

硝煙彌漫之中,越軍的各色火器,不要錢的向攻城的元軍發射彈子,火箭,開花炸罐,轟的攻堅的元軍嗷嗷慘叫,人仰馬翻。

但是,時不時城頭發出“轟”的一聲,卻是火炮炸膛,或者火銃炸膛,又或者是炸罐提前爆炸。每當發生這種情況,越軍火器兵就不死既傷。

元軍當然也攜帶了大量的火器,只會比越軍更多。但問題是,元軍連日行軍在陰雨連綿的天氣,火藥根本無法幹燥儲存,所以難以使用。

而越軍待在城裏,卻有幹燥保存的條件。

吐蕃將領瑪巴朗結對李洛用吐蕃語說道:“大將軍,這麽硬攻,只怕攻下快州,我軍也要死傷五六萬啊。”

其他將領也有點擔憂。這傷亡也太大了點,就算主要死傷的是越奸軍,那也死不起啊。

大將軍說東門可能會有內應,一萬蒙古鐵騎和一萬土司蠻兵,已經移動到東北角,隨時準備從東城進入。可到現在,並沒有動靜。

李洛漠然點點頭,為何要不計血本的猛烈攻城?就是要給東城準備投降的陳鍵創造機會。

哼,倘若陳鍵沒有順利打開東城門,他就剝了陳鍵的皮。這大半天,他已經折損一萬兩千兵馬了。

李洛看著越軍的火器打的歡實,心中不禁好笑。說起來越軍的火器已經很先進了,不比元軍的差。可是和崔秀寧搞出來的近代火器比,那就差的遠了。就如同手槍和大狙的區別。

“殺!殺韃子!殺奸賊!”

城中越軍主帥陳蔚,親自擔任軍法官,揮舞著長劍,率領親兵督戰。他的耳朵被一支重箭所傷,半邊臉都是鮮血,看著很是兇厲。

“快,東南西三城再各自抽調五千兵馬來北城防守!城中一萬多青壯,全部上城墻防守!”陳蔚下令。

“穩住!殺韃!元軍如此猛攻,必不長久!不出三日,必成強弩之末!殺!”一個越軍大將喝道,“兩天之內,友軍必到!五日之內,昭文王大軍必回!有何懼哉!”

他說的沒錯,元軍如此大規模高強度的攻城,最多只能維持兩三日。到那時,整個洪安防線的越軍主力,會全部趕到快州城下。

只要堅持最難的兩三天,這場守城戰才有贏的可能。

越軍在城中還有三四萬精銳,還有一萬多青壯輔兵,加起來還是有五萬大軍,再守兩三天不難。

很快,其他三城陸續有兵馬趕過來支援,北城的越軍頓時士氣大振。

可就在這時,忽然聽到東城的方向傳來巨大的呐喊聲,緊接著,陳蔚就看見大隊元軍騎兵轟隆隆的沖向東城。

怎麽回事?這聲音……一個可怕的預感頓時猶如一只魔爪,猛然攫住了陳蔚的心。

壞了!東城出事了!

東城是誰防守?陳鍵和陳國瓚。而陳國瓚此時已經趕到了北門增援,可卻沒看見陳鍵。

是陳鍵!

完了!

這個狗賊,竟然騙了我!悔不聽昭文王之言啊!

陳蔚很清楚,東門距離此處足有兩裏,已經來不及阻止蒙古騎兵入城了。

但是,陳蔚仍然第一時間做出了阻擊的決定。

“東門有變!跟我來!”陳蔚厲聲大喝,奪過一杆長槍,瘋虎般沖下城墻。大隊的越軍,也怒吼著跟上。

“陳鍵!你這個狗賊!”剛從東門趕來支援的陳國瓚,恨得咬碎牙關。

之前,他和陳鍵接到陳蔚軍令,抽一支兵馬來北城增援。陳鍵說東門也需要大將坐鎮,就把自己支應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