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攻下快州……破洪安防線!(第2/4頁)

冒充宋軍水師在海上倒戈,可以隱瞞消息。元廷和安南都不知道茫茫大海上究竟發生了什麽。

可陸上不行。

要是陸上再來一次臨陣倒戈,首先蒙元就想不通,必然會起疑心。殘宋為何會幫大元偷襲安南?沒道理。

如此一來,宋軍的身份就會被所有人懷疑。因為宋軍不可能幫助元軍攻打越軍。

一萬唐軍偽裝宋軍不是來打仗的,是為了糧食。

確切的說,是為了安南的“長安倉”。

中原王朝一直有常平倉和太倉制度,安南也有兩大戰略糧倉。一是越北的“司農倉”,在司農城內,常年存糧兩百萬石;一是越中的“長安倉”,常年也存量二百萬石。

越北的司農倉,早在唆都南征前就將糧食轉移了。如今司農倉中並沒有糧食。

可越中的長安倉,卻還有兩百萬石存糧!

崔秀寧派陸晟來,就是為了將長安倉的糧食搞到手。

安南一年三熟,原是產糧重地,很少缺糧。可因為唆都和李洛先後征越,安南的糧食生產受到極大破壞。除了長安倉中的兩百萬石糧食,以及還沒有成熟收割的莊稼之外,安南已經沒有什麽糧食儲備了。

要是失去長安倉,如此青黃不接之時,安南連軍糧都難以供應,必定軍心大亂。

南下返回橫山關的馬車內,陸晟正和另一個名叫常明的特務密談。

“長安倉離黃江只有十八裏,牛車一個時辰可運一個來回。長安倉配有牛車五千輛,民夫五千人。”陸晟皺眉說道,“這就是最麻煩的,運力太緊張。那可是兩百萬石糧食!”

安南為了便於調集糧食,將長安倉設在黃江附近。而黃江直通大安海口,非常利於唐軍將糧食用船運走。

根據特察局的策劃,先將糧食運到江邊碼頭,再動用平底運輸船運走。但問題是,如何將兩百萬石糧食從長安倉運到黃江碼頭。

常明道:“牛車能拉十石。五千輛牛車,一次能拉五萬石。一個時辰一趟,哪怕牛不休息,也需要四天,的確來不及。”

四天,古禮城的安南君臣,無論如何都知道了。要知道,長安倉離古禮城不過百余裏,不要四天,兩天就會有越軍來討伐。

陸晟道:“一天半,必須一天半之內搬空長安倉。牛車不夠,就到占婆國內搜括一番,起碼要再搞七八千輛,手推車也要,牛要拉車,人也要推車。”

常明點頭:“師兄放心,牛車的事我負責去辦。十天……七天吧,七天之內,牛車一定和船一起到黃江碼頭。”他是崔秀寧第三批學生,畢業不到兩年,所以叫陸晟師兄。

陸晟拍拍他的肩膀,“好,那就分頭行動。咱們要趕在一個最好的時機。把兄弟們都散出去打探消息,尤其是君上那邊的進展。老師說過,任何行動都要有兩套以上方案,來,咱們再想一個預案。”

安南君臣萬萬想不到,所謂的大宋援軍,竟然是來偷糧食的賊人。

兩人商量了半天,常明就下了馬車,騎著一匹快馬先行趕往占婆。而陸晟則是不緊不慢的跟在後面。

……

正在特務們行動的時刻,快州城正進行著慘烈的攻城戰。

李洛僅僅修整了一天,就對快州城北門發起了猛攻。

“咚咚咚咚……”元越雙方的戰鼓聲,響徹雲霄,聲動大地。

元軍數計百計的回回炮車和床弩,排列在快州城下,一陣陣令人牙酸的機括聲中,每一次齊射,就拋出黑壓壓的石塊和弩槍,壓制城頭守軍。

如此密集的遠程攻擊,頓時讓整個城頭陷入腥風血雨之中。

元軍高達兩丈的箭車也拼裝起來,三千擅長三石強弓的神射手,站在箭車上,躲在箭車的防護後面,對著城頭射箭。

這就是蒙古軍隊的厲害之處了。能挽三石強弓的神射手,比例高達一成。這三千強弓手,其中就有兩千人是蒙古大兵,其余一千,是從契丹、女真、吐蕃等軍隊中搜集的。這些人的共同特點,是身材異常高大魁梧,雙臂粗長。

他們站在箭車上射出的破甲重箭,能達到驚人的三百步開外,比一般的制式步弓遠了百步。而且又狠又準,壓制的越軍難以冒頭。

三千人對著城頭遙遙射擊,每人射了十多箭,就能在三百步外殺傷一個越軍。等到他們射了十幾箭累了,竟然造成了三四千越軍傷亡。

陳蔚看到這一幕,心中一片冰冷。元寇的弓箭手真是太可怕了,有他們在,這城哪裏能守十天?

幸虧元軍強弓手射了十幾箭就要歇息半天,不然光是三千強弓手,就能讓數萬越軍無計可施。

陳蔚神色凝重無比,心中滿是憂慮。

越軍昨晚被蒙古騎兵繞城騎射,傷亡四五千,今天大半天守城戰,又傷亡近萬。兩天不到,竟然就這麽折損近三成的兵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