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旅館就在江海關旁邊半裏地, 按照眼下的行政區劃,屬於公共租界。

林玉嬋恨不能帶上相機——這是真·十裏洋場啊!老照片都還原不出這風貌。

在廣州的時候,她的身份是買斷妹仔, 每日奔波全因東家吩咐, 哪有閑工夫上街觀光。

而這次她的心態完全不一樣。她現在是“良家婦女”, 好聽點說是自由人,走多遠都不用擔心被人抓回去。

街巷兩旁建築密集, 有簡單的洋樓, 也有兩三層的中式房屋,還有不少類似後來石庫門的木板排屋——那是洋人開發建造、租賃給華人居住的廉租房, 小小的窗口外面晾滿破舊的衣衫, 可見此地人口密集。

廣州民風排外,洋人按規定都居住在小小的沙面租界, 德豐行這類洋行也都開在租界旁邊。即便是《南京條約》簽訂了二十年, 洋人也不太敢單獨擅入老城小巷, 生怕運氣不好挨黑磚。

上海完全不同。太平軍和清廷的常年戰亂,在江浙一帶制造了巨量的難民, 一波波湧入租界避難。官府禁不住, 洋人無計可施, 只能接受。

於是造成了“華夷雜處”的奇特局面。一座光鮮亮麗的小洋樓背後, 可能就藏著汙水橫流的蝸居。陽光明媚的小院裏開著燒烤午餐會,厚厚的籬笆外面就是小乞丐的哀鳴。

華人巡捕穿著西式制服, 趾高氣揚地穿梭在街巷裏弄。

華人苦力身上拴著鐵鏈, 愁眉苦臉地敲石築路,將狹窄的中式街道拓寬成洋人馬車能通行的“馬路”。

行人們面目模糊, 帶著仿佛復制粘貼的冷漠表情,不知從何而來, 佝僂著身子,匆匆走向不知何處。

在大清朝,活著本身就是件高風險的事。若非精準投胎在鐘鳴鼎食之家,這片土地上的絕大多數人民,他們過的每一日,都有點生死隨機的意味。

就算人在家中坐,專心苟日子,哪日瘟疫襲來、流寇躥來、饑荒掃來,誰也躲不過。

所以,也不怪多數人周身充滿渾渾噩噩的氣質。畢竟,不知能活到幾歲,何必看得長遠。

但仔細分辨,其實還能看出來,這些人的眼中,還是盛著豐富的生活——限在螺獅殼裏的、能品出滋味的小日子。他們的父母妻兒公婆姑姐、明日的早餐、下個月的白事、過年時憧憬的一套新衣……

然而每當見到陌生人,那點微不足道的光芒迅速黯淡下去,平凡的人縮回了繭殼,成為無數冷漠的時代看客的一部分。

廚娘孫氏皺皺眉,快步繞過一群苦力,對林玉嬋道:“上海洋貨齊全,我要去采辦點西洋香料,你隨不隨我來?”

林玉嬋搖搖頭:“我想自己走走,晚飯見。”

孫氏:“可……”

租界裏人員混雜,很少有單身獨行的女子。

但轉念一想,小寡婦膽大,又不在意臉面,她是海關的人,身後是萬國列強撐腰,應該不會出大事。

孫氏擔憂著去了。林玉嬋轉身撒歡。

她擡頭辨認一家家商戶招牌,找“義興”兩個字。

一邊找一邊莫名其妙地想:“我找他幹嘛?逛街找個男生幫著提東西嗎?”

大概還是擔心他安全。蘇大少爺避難上錯了船,本以為只是“珠江夜遊”,誰知直接偷渡了半個中國,想必兩眼一抹黑,就算此處有組織,也不知他們認不認金蘭鶴,別被地頭蛇給欺負了。

可她走了幾條街,因為不看路而絆了五六腳,都沒看到半個跟“義興”有關的商鋪名字。至於兩疊銅錢的標志,更是無處可尋。

她只能猜測,大概天地會不在租界裏落腳?

她也不敢尋得太遠,幹脆轉回外灘,重復著二十一世紀的遊客的路線,自娛自樂地猜測“廚房三件套”的位置。

滿街洋貨對她來說不足為奇。沒走多久,她的目光忽然被一棟磚木結構洋樓吸引了。

那洋樓門口釘著黃銅牌:“North China Herald”——《北華捷報》。

“現在已經有報社了?”林玉嬋土老帽似的想。

《北華捷報》每周發行,讀者不用說是僑居上海的洋人。林玉嬋好奇問了一下,只接受整年訂閱,價格十五兩銀子。

尋常人讀不起。

報館大廳裏存著些舊報供人翻閱。那門房見她識得英文,只道是哪家洋人的女傭,便不趕她,還用眼神指指角落裏的凳子。

林玉嬋謝了,挑了幾份最近的報紙慢慢翻。

內容很雜,有船期公告,有租賃廣告,有中外商務快訊,有時事短評。

“共和黨人亞伯拉罕·林肯當選成為美國總統……美國內戰全面爆發……英國宣布中立……”

“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推行社會改革,廢除農奴制,頒布政令,大力促進工業發展……”

“約翰·菲利普·雷斯在法蘭克福展示他發明的快速通訊設備(暫名電話),引起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