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談”AB面(第4/4頁)

她從教室裏出來,坐在樹蔭下,等還在考的老公和兒子。

她等得有點心焦,就掏出手機,研究剛才用手機拍下的那些題目,琢磨了半天,還是想不出來,她就把題目發到了朋友圈。

她寫了一句:問萬圈,誰做得出?“幼升小”媽媽表示自己被考暈了。

這條“考暈了”,甫一亮相,就暈倒了整圈的朋友們,他們回應過來的是一個個又哭又拜又囧的表情符。

他們說,“啥大招?”“題目也看不懂,怎麽做?”“笑死了”“我老公也被關進去做了”“幺蛾子”……

南麗坐在樹蔭下,跟他們互動,在一片大呼小叫中,感覺到了些許安慰。

等老公、兒子從考場裏出來後,南麗就沒再去管它了,接下來就一家人一通忙亂,一直到晚上入睡。

所以,此刻入睡了的她一定沒想到自己發的那條“考暈了”,從中午到現在,一直在網上飛快地流轉,已傳遍了全城,甚至傳到了外地。

是她朋友圈裏為數眾多的媒體同仁的轉發,讓“考暈了”有了這樣的輻射力,並發酵成一個引來無數眼球關注的新聞事件。

除了眼球,它甚至引來了“集體做題”的熱潮。

比如此刻,在這城市許多透著燈光的房間裏,無數人對著手機就在做這些題。

還有一堆人在網上調侃:“不聰明的你,沒生娃的資格了”“別去考,就不自取其辱了”、“老大不努力、少小徒傷悲”、“我承認我拖了小孩的後腿”、“我全做對了,尚無女友,有意共同育娃者請回”……

這一刻,睡不著的,除了網上的人馬,還有“翰林”校方。

校方從下午開始,就面對了蜂擁而來的各路采訪電話,一直到深夜,他們還在招架。

校方有些亂了:這動靜也實在太大了,看樣子問卷調查讓人做這題是過了,那麽是誰先傳出去的呢?

他們對打來電話的人解釋:家長問卷調查與招生結果不掛鉤,是請家長自願做做的,是開動腦筋。

這一刻,睡著了的南麗,如果知道這一切,她還會睡得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