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談”AB面(第2/4頁)

兩口子填到“雙休日我家經常一起參加的活動是________”,他們填上了“補課”,還覺得挺機靈的,這說明有多重視學習啊。呵,也確是事實。

接下來,就大眼瞪小眼了,依然是填空,每題5分,你填吧——“子曰:‘弟子________________,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________________,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________,朋友信之,少者________。’”、“一粥一飯,________;________,恒念物力維艱。”、“凡事________,得意不宜再往。”、“文章當以理致為心腎,氣調為________,事義為皮膚,華麗為冠冕。”……

交了卷,吐著舌頭從教室裏出來,接下來才是真正的大戲,夏君山和南麗也被分開了,因為工作人員說如果一家來了兩位家長,派一人做代表參加“家長面談”就可以了,另一個可以去做問卷。

前者,就是傳說中“可能會連累孩子”的“家長面試”,眾所周知。

而後者呢?什麽,還要做問卷?剛才不是已經做了嗎?

工作人員說,這次是“自願”,反正你們在外面等也是等,如果有興趣,可以來做做題,問卷上的題有一定難度。

哪怕再“自願”,這項目既然擺在這兒,家長多半都會參與,不參與萬一對小孩不利呢。

那麽誰面談誰做題?一眾爸媽,有人犯難。工作人員笑道,代表家庭最高水平的去“面談”,比較會做題的去做問卷唄。

他說得有些調侃,卻影響了南麗、夏君山今天的決策。

原本,這“面談”該由媽媽南麗擔當,但此刻南麗突然改了主意。她想,不是說做題很難嗎,自己陪歡歡做了兩年奧數習題,這方面一定強過老公,而“家長面談”呢,自己雖已做足準備,但老公夏君山是每天上課的人,表達不會弱,甚至可能更好,不是說代表“家庭最高水平”嗎,他博士、教授這名頭,去外面官場、職場競聘可能沒啥用,但在這教育的場子裏還是相當拿得出手的,再說,看今天這些家長的樣子,參加“面談”的多半是媽媽,去了他這麽一個男的,會給人更多印象,加上他是大學教授,對小學面試老師來說,心理上會有些仰慕吧。

還是爸爸去面談吧。

南麗料事如神,這個選擇沒錯,當夏君山走進“家長面談室”時,他發現,除了自己,這一組其余5位全是媽媽。

他跟這5個媽媽圍坐成一圈,被一位利落、靚麗的女主考官輪番提問。

女主考官問她們較多,問他較少,她問她們的問題較難搞(有兩位媽媽回答時身體和手腳都在發抖,如“坊間傳我們學校壓力大作業多,你怎麽看,你希望壓力如何”),她問他的較單一(從他的職業,向他提了有關英語教育的幾個問題。這是他的專長哪),這也沒什麽好奇怪的,誰讓他是男人,育兒的事,總是媽媽為主,沒人會太為難男人。

所以,從這個角度說,他是順的,讓他這個爸爸來,也是對的,尤其讓他這個大學教授去應對小學面試女性考官,也是符合邏輯的。

南麗的A面。

南麗走進教室,卷子發下來,一看題,她心裏叫苦,滿目圖形,也不知是啥意思。

她盯了一會兒,知道是考邏輯。而耳邊,其他家長在發出“嚶嗡”之聲。南麗知道他們也做不出來。

她心裏就起了情緒:考個小學,可把爸媽考到墻角裏去了,看樣子今年要從4000多娃裏選出這5%,200個,在考智商遺傳學理了?

她想,別到時小孩過了我沒過,砸在我這媽的手裏了。

她讓自己靜下心來,趕緊做題。後來她做出了幾道。

她想,這麽講來,由我來做題也是對的,總比老公能多幫超超弄幾分回來。

這一天中午12點,當南麗、夏君山、超超“三人組”從校門口出來,這一切總算過去。

大人小孩的臉上,都有透了一口氣的神情。

作為女人,南麗的情緒比較興奮,話比較多。

她對老公說,這題目坑爹,但估計別人也做不出多少。

她對兒子吐舌頭,把自己的臉貼在他像被考得像小蘋果一樣紅彤彤的臉頰上,說,媽媽如果是笨媽媽,你別怪媽媽噢,怪不怪?

她又扭頭過來,對老公說,真是措手不及,我敢肯定,明年會有更多的媽媽去“考能”上家長雞血班,你信不信?

果然,她話音剛落,一群等在校門口的培訓機構的人,向他們擁了過來,請他們回憶剛才考了啥。

每一個牽著小孩出來的家長,都會被他們如此虔誠相待。

而南麗一家,也像多數剛考完情緒還沉浸其中的人一樣,樂意傾訴,他們仨東一句西一句地回憶著,那些人飛快地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