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降溫(第6/7頁)

“準備午膳過後再去。”高悅確實是這樣打算的,今天早上他起來的晚了,過了請安時間,再趕過去正好就是早膳的飯點兒,不合適,就準備過了午膳,等太後休息好了再說。正好下午也可以和太後多待些時間,出宮一趟,太後還專門給他派了廚子,他還沒好好謝謝這位老人家呢。

“嗯,”周斐琦垂眸喝了口茶,突然道:“沽城之事太後聽說後,有意徹查後宮,這事你覺得誰來操辦合適?”

徹查後宮?!

高悅細細一想,就覺得此舉順理成章,正好借此肅清宮闈。若是操辦者有心,還可借此培養自己的勢力,一舉好幾得。當然,這事既然是太後提出來的,人選理應也是太後指派。最合適的人,當然是太後嫡系,只是眼下太後公認的嫡系淑貴妃和林青叔都因之前的‘蠱惑後宮案’被禁足。除了這兩人外,眼下後宮中位份最高的人是自己和菡嬪,再有就是這些日子已在代掌後宮的齊鞘和喬環……

不過,後宮之事,皇帝卻親自來問自己,高悅琢磨著皇帝這個用意,總覺得有些看不清。他不想再掉進皇帝的坑裏,本著小心駛得萬年船,謹慎開口道:“此事自然有陛下和太後做主。我在後宮中一直深居簡出,一時想不起合適的人選,還望陛下見諒。”

周斐琦看著他,輕輕笑了聲,道:“你一項敢言敢薦,怎麽這會兒到退卻了?”

高悅道:“此事掌權者也或是弄權者,高悅對後宮人了解不多,不敢推薦。”這是實話,高悅相信周斐琦比他更清楚。

果然,周斐琦聽完後,點了點頭,似乎對他這個說法很是認同。“難得你看得這麽透徹,太後的意思是讓淑貴妃來主理此事。”皇帝說完又細細看向高悅,觀察他的反應。

高悅道:“淑貴妃出身李氏家族,李氏乃太後母族,又是本朝功臣,對陛下也是忠心耿耿,由她來主持清查自然再好不過。只是——”

見高悅遲疑,周斐琦輕輕握住他的手,似鼓勵般,道:“說下去。”

雖是夏季,高悅指尖依舊微涼,周斐琦的手卻溫暖幹燥,這一握上來,到好像真的把能量傳遞了過來,令高悅心頭一暖,他下意識就沖周斐琦露出一個笑容,那是一個飽含善意的笑容,令周斐琦一瞬間感覺好似被什麽愰了一下眼。

就聽高悅繼續道:“若淑貴妃之前未陷‘蠱惑’之事,由她來主持此事便是順理成章。可現在形勢不同往日,她一人恐獨木難支,若是有人能從旁協助,或許會更好一些。”

周斐琦不是不知道高悅聰慧,他只是從未想到高悅分辨局勢的眼光和見識已經到了如此地步,說一句‘真知灼見’也不為過。

“那依悅兒之見,由誰來輔助淑貴妃更好呢?”

高悅心想這種時候當然是主角受站出來了!這還用問麽?於是幾乎沒怎麽思考,就答道:“齊尚人應可擔當此任!”

周斐琦挑眉,這個答案出乎他的意料,便問:“悅兒為何推舉齊尚人?”

因為他是主角受!

可惜,高悅不能這麽直接說,只好羅列出一堆齊鞘的優點:什麽進退有度、見識卓著……

他說著說著,見皇帝看他的目光變得越發深沉,覺得情況似乎有些不對,連忙刹住,有些尷尬地補救道:“當然,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後宮既是,呃,我的歸宿,也是陛下的家,這人選當然還是由陛下或者太後來定最為妥當。”

“既然如此,”皇帝道,“朕便將此事交托與你,悅兒覺得如何啊?”

高悅聞言擰了下眉,又連忙控制住。推脫道:“我能力有限,恐怕難當此任。”

皇帝道:“論進退有度、見識卓著,朕認為你在齊尚人之上。悅兒啊,朕是孤家寡人,在這後宮中能信任的人不多,你,別讓我失望。”

高悅心下一驚,皇帝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他若還推脫,恐怕就要招來禍患。有句話叫‘敬酒不吃吃罰酒’,高悅明白眼下就是這種情況,他不能再推脫了,他得‘識時務者為俊傑’!

當即,高悅沖著已經站起來準備走的皇帝,深深一拜,道:“高悅領旨,定不負皇恩。”

“嗯,朕還有事,你記得今日定要去拜見太後,不可再耽擱了。明白嗎?”

“高悅明白,送皇上!”

他一路將皇帝送出了景陽宮,回來後,轉身又鉆進了書房繼續練字。

只是,這次高悅邊抄著佛經腦子不免又想起回來的路上那些撒播謠言的商販,他現在終於明白那些人為什麽不惜代價也要抹黑自己了,想必與皇帝剛才跟自己說的這事有關!只是不知之前周斐琦跟誰說過要派自己清查後宮,那話又被誰聽了去……